中国9月24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更新了风光装机量的目标,提出到2035年,风光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020年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李昇9月25日表示:“这一目标作为中国覆盖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减排承诺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国气候治理与能源转型进入新阶段。”
今日截至第一财经记者发稿,二级市场相关板块出现普涨。据Wind金融终端数据,光伏设备(882606)上涨2.20%至3389.13,光伏指数(884045)上涨0.41%至3486.43,储能指数(884790)上涨0.75%至5417.83,风电设备(申万)(801736)上涨1.66%至2424.98;TCL中环(002129.SZ)上涨10.06%、亿纬锂能(300014.SZ)上涨6.47%,科华数据(002335.SZ)上涨4.99%、金风科技(002202.SZ)上涨4.92%,领涨板块。
在2020年的气候峰会上,中方曾表示,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而这一目标,在去年已提前6年实现。
“我国已提前6年实现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目标,为全球能源绿色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李昇表示,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主力,其装机目标与实施路径将对实现整体气候目标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我国提出2035年新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目标,不仅是对国内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安排,更是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贡献。”李昇认为,新目标是对我国能源转型战略的科学响应。我国经济还将长期持续平稳增长,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能源需求与电气化水平将持续提升,同时,数字智能技术加快普及也带动数据中心、算力基础设施等新兴用能需求快速增长。
今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实现新突破。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约占新增装机的91.5%。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21.59亿千瓦,同比增长30.6%,约占我国总装机的59.2%。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此前在2025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与媒体交流时表示,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新增装机的主体地位,接近全国总装机的六成。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