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国不寻求通过汇率贬值获取国际竞争优势

上海证券报 07-15 02:26

7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货币信贷政策执行及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上半年金融数据、下半年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及债券市场等,回应了社会关切。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人民币汇率保持双向浮动、基本稳定具有坚实的基础;中国不寻求通过汇率贬值获取国际竞争优势。

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从上半年的金融数据看,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比较明显。”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表示。

邹澜透露,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密切关注评估前期已实施政策的传导情况和实际效果,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更好地推动扩大国内需求、稳定社会预期、激发市场活力,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具体而言:

在总量方面,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总量环境。

在结构方面,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方向,聚焦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民营小微等方面,强化政策协同联动,用好用足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在传导方面,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更好发挥行业自律作用,维护银行业市场竞争秩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把握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保持自身健康性的平衡。

在完善货币政策框架方面,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优化货币政策中间变量,不断完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健全可置信、常态化、制度化的政策沟通机制,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持续多次降准降息,政策效果不断累积。邹澜介绍,2020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累计降准12次;累计下调政策利率9次,带动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下降115个和130个基点。

保持汇率弹性强化预期引导

“当前,美元走势仍然有不确定性,但中国国内基本面持续向好,人民币汇率保持双向浮动、基本稳定具有坚实的基础。”邹澜说。

他分析称:一是国内经济进一步回稳向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开局良好。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中国经济将延续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二是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下半年重启降息。主要发达经济体处于降息周期,市场对美联储重启降息的预期升温,中美货币政策周期的错位将得到改善,中美利差趋于收窄。三是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024年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为2.2%,处于合理均衡区间。中国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人民币资产保持吸引力,跨境资本双向有序流动。四是外汇市场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市场参与者更加成熟,交易行为更加理性,市场韧性显著增强。

“中国不寻求通过汇率贬值获取国际竞争优势。”邹澜强调,中国人民银行的汇率政策立场是清晰和一贯的,将继续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同时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上半年发行债券44.3万亿

今年上半年,我国债券市场运行较为平稳。上半年,中国债券市场发行各类债券44.3万亿元,同比增长16%;债券净融资8.8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比重为38.6%。

在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曹媛媛回应了“不少中小银行债券市场投资仍然比较激进”的问题。她表示,债券投资是银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贷款、债券占银行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60%和25%,保持相对稳定。银行的参与对财政政策的实施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有力的支撑。

“中小银行基于自身资产配置的考虑,选择适当增持债券,增加安全资产配置,平滑经营利润波动,在监管允许范围内,是合理的。同时银行自发买卖债券,对市场也会起到稳定器的作用。”曹媛媛说。

她表示,中小银行的债券投资也需要保持合理的“度”。要把握好投资收益和风险承担的平衡。对于个别债券投资较为激进的金融机构,应该关注债券面临的利率和信用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将持续加强市场监测,及时将监测到的高风险机构的信息共享给机构监管部门,关注资本充足率以及市场风险,同时将持续加强市场建设,不断丰富利率和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发挥好市场机制作用,切实防范金融市场风险。

曹媛媛还介绍了债券市场“科技板”的近况:从5月推出以来,截至6月30日,债券市场已经有288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6000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发行超过40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央行: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国不寻求通过汇率贬值获取国际竞争优势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全线飙升!重磅“驱动”突袭!人工智能相关热度升温!
全线飙升!重磅“驱动”突袭!人工智能相关热度升温!
券商中国 84评论
A股三大指数小幅下跌 医疗器械板块涨幅居前
A股三大指数小幅下跌 医疗器械板块涨幅居前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170评论
重磅消息 龙头创历史新高 人形机器人新细分领域火了 概念股稀缺(附名单)
重磅消息 龙头创历史新高 人形机器人新细分领域火了 概念股稀缺(附名单)
证券时报网 300评论
顺周期暴涨!四部委出手“反内卷”
顺周期暴涨!四部委出手“反内卷”
中国基金报 587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科技利好堆积 历史罕见 晚间四大消息
A股正处于牛市的起点上!
低位补涨将全面开启!
由于三浪行情太容易判断,所以最近停更一段。2025.7.24
第一创业的走势简评!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