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起诉夺权!“初代大卖”有棵树再陷人事风波

南方都市报 昨天 10:08


近日,曾位列“华南城四少”的跨境电商初代大卖有棵树证券代码:300209),再陷内斗泥潭。从10月临时股东大会引发管理层全员更迭,到11月创始人肖四清诉至法院请求撤销决议,这场控制权的纷争硝烟再起。

10月底本应是各大上市公司如期披露季度业绩的时间,因为人事原因,有棵树的三季报“难产”。截至发稿前,南都湾财社暂未收到有棵树就人事变动对企业运营影响等外界争议的回复。不过,在公司公告中,有棵树强调目前该案尚未开庭审理,公司现有的治理结构不会因此受到重大影响,不过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尚不确定。

内斗硝烟再起

创始人起诉发难,双方各执一词

2025年11月,有棵树发布重大诉讼公告,公司创始人、前董事长肖四清在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对公司提起诉讼,核心诉求是撤销2025年10 月10日《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这份决议正是导致肖四清及原总经理肖燕等第六届董事会成员全员离任的关键,此次起诉标志着内斗进入法律博弈阶段。

肖四清在诉讼中指出,案涉股东大会存在三大程序瑕疵:其一,第一大股东王维全部股权被司法冻结却未披露;其二,王维产业投资资金来源存疑且拒不配合核查,相关信息未公开;其三,王维未履行破产重整业绩承诺被起诉,肖四清此前提出限制其股东权利的诉求,该事项也未披露。基于此,肖四清要求法院撤销决议,并由公司承担案件受理费、保全费等全部费用。

面对起诉,有棵树迅速回应,发布自查说明称股东大会召集及决议“合法合规,无重大程序瑕疵”,并给出四点反驳理由:一是股权冻结仅限制处分权,不影响股东表决权等核心权利,王维股东资格合法,且公司已在 2025年4月、10月公告披露股权冻结信息;二是北京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确认王维及其一致行动人重整投资款来源于自有或自筹资金,无资金来源不明问题;三是针对王维未履行业绩承诺的诉讼尚未审结,肖四清限制股东权利的诉求属单方主张,未获生效判决支持,公司也已在2025年7月、8月披露诉讼进展;四是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作为见证方,明确股东大会召集程序、人员资格、表决结果均符合公司法、《上市公司股东会规则》及公司章程规定。

目前该案尚未开庭,有棵树公告中称“现有治理结构不会受重大影响”,但内斗已引发连锁问题。截至11月,公司因“部分第六届董事会及管理层不履行离任交接义务”,未能完成全面接管,甚至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经营透明度与稳定性备受质疑。

从股权失衡到全员换血

人事动荡早有伏笔

有棵树的人事动荡与控制权争夺,源于2024年破产重整后的股权结构失衡。2024年9月,长沙中院裁定受理有棵树重整申请,为化解债务危机,公司引入产业投资人王维及其一致行动人(含深圳市天行云供应链有限公司)。2025年3月公告显示,王维方通过重整受让获得18%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而创始人肖四清持股因重整被动稀释至3.28%,其一致行动人无锡中住集团仅持股0.009%,合计不足3.3%。

股权变化很快引发控制权对抗。2025年5月,王维及其一致行动人首次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进行董事会换届,试图掌控公司,却被肖四清主导的第六届董事会以“议案缺乏充分必要性”否决。8月,王维方联合其他股东再次提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提出选举第七届董事会成员的议案,第六届董事会又以“王维未履行重大事项信息披露义务”为由,以4票反对、3票同意否决提案,反对票均来自肖四清、肖燕等创始团队核心成员。

矛盾公开化引发监管关注。2025年7月,深交所先后下发问询函、监管函,直指有棵树“阻碍股东依法行使权利”“未配合股东自行召集股东会”“信息披露违规”,并指出肖四清、肖燕等董事“未履行忠实勤勉义务”。同期,产业投资人将有棵树全体董事、监事告上法庭,索赔1657 万元,理由是董事会、监事会拒绝召开股东大会,导致其无法正常行使股东权利。

2025年10月10日,王维方绕开董事会、监事会,自行召集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最终审议通过董事会换届议案。根据决议,刘海龙当选新一届董事长,王维出任非独立董事,张文被聘任为总经理;肖四清、肖燕、唐仕莲、佘婵等第六届董事会成员,以及邓路、彭民、刘灿辉等独立董事,全部即时离任,且“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这场持续半年的控制权争夺,以创始团队“全员出局”暂告一段落,有棵树正式告别“肖四清时代”。

但人事更迭未解决根本问题。新管理层上任后面临“资产流失、业务中断、财务混乱及核心数据泄露”风险,公司不得不授权总经理张文团队实施“统一管控”,全面接管资产、业务、财务等关键领域。更棘手的是,证监会已因“涉嫌未按规定披露其他重大信息”,对肖四清、王维及天行云供应链立案调查,结果尚未公布。王维虽承诺“若调查认定不适合任董事,将主动辞职”,但这意味着有棵树未来或面临控制权再次变动。

“铺货神话”到业绩暴跌

有棵树能成功复苏吗?

2010年,肖四清从华强北柜台起家,凭借“多平台、多账号、多品类” 铺货模式,以海量SKU垄断流量,2014年营收达2.33亿元。2017年,有棵树以34亿元被天泽信息(后更名为有棵树)收购借壳上市,2020年肖四清通过“股份转让+表决权委托”成为实际控制人,有棵树成为跨境电商里早批上市的企业,风光无限。

2021年亚马逊封号潮成为转折点,有棵树284个亚马逊店铺被封,超1 亿元资金冻结,亚马逊渠道收入从2020年的15亿元暴跌至5亿元,跌幅为65.86%。此前公司缩减独立站业务、押注亚马逊的战略失误,使其在危机中毫无缓冲空间;高额库存被迫线下低价清货,2021年线下业务毛利率低至-906.87%。自此,有棵树陷入“营收下滑—亏损扩大—现金流紧张”恶性循环,2021年营收同比下降64.91%,净亏损达26.76亿元,2023 年营收仅为巅峰时期的十分之一。

2024年重整“摘帽”后,经营状况仍未好转。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达4257万元,同比暴跌81.33%;虽归母净利润扭亏为188 万元(去年同期亏损3088万元),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近900万元,深圳、长沙两大运营主体资金链紧张,产业投资人承诺的“优质资产注入” 也未兑现。公司坦言“跨境电商业务复苏不及预期”“整体经营业绩存在继续下滑风险”。

高速发展的行业涌入资本赛道,当年初代大卖们拥抱并购上市的隐忧也给产业提出警醒。早期为扩张引入资本,创始人股权被稀释,当行业波动、业绩下滑时,创始人与资本方在战略、利益分配上的分歧极易爆发,演变为控制权争夺。

业内人士分析:“资本为跨境电商大卖带来扩张资金,但也改变公司治理结构。创始人引入资本时若未做好控制权设计,资本方忽视企业经营规律、过度追求短期利益,危机中就易引发内斗。”如今,有棵树创始团队离场,新管理层虽背靠行云集团,但重塑供应链、恢复市场份额,能否重新走出泥潭,依旧是个巨大挑战。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原标题:创始人起诉夺权!“初代大卖”有棵树再陷人事风波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新华社 70评论
日方将在与台湾邻近岛屿部署导弹 外交部:这一动向极其危险
日方将在与台湾邻近岛屿部署导弹 外交部:这一动向极其危险
澎湃新闻 267评论
央行:11月25日将开展10000亿元MLF操作
央行:11月25日将开展10000亿元MLF操作
券商中国 920评论
美股三大指数走高 纳指涨超2% 谷歌涨超5%再创历史新高
美股三大指数走高 纳指涨超2% 谷歌涨超5%再创历史新高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98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操作:三大指数集体翻红!不等了,大幅抄底黄金、港股通互联网,发车
平潭发展跌停,周一大盘收小阳,周二市场行情分析!
王传福表哥,身价1900亿
收盘观察:中水渔业7连发,志可凌云,谁与争锋?!
情绪推动短期主线。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