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办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分论坛——“加快发展银发经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上,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发布了《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能力指数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已是该机构连续第四年发布该研究成果。
《报告》显示,与2024年相比,中国城市养老财富储备增长13.8%。
北京、上海、深圳位列前三
根据《报告》,城市养老财富储备的评价参考因素包括: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率、企业(职业)年金参保人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居民储蓄存款水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差额、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财政支持社会保障力度以及城镇职工养老金水平等。
在城市养老财富储备排名中,前2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南京、无锡、武汉、成都、大连、青岛、长沙、宁波、鄂尔多斯、苏州、克拉玛依、厦门、沈阳、天津、绍兴。
《报告》对城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进行了多维度评价,不仅关注财富储备,还涵盖政策、服务、环境等领域。
据悉,《报告》从政策措施支持度、财富储备充足度、服务体系完善度、社会环境友好度、银发经济成长度等5个维度出发,采用49个具体指标,对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养老应对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
银发经济进入全面发力阶段
牛犁表示,《报告》显示,城市能力指数平均值稳步提升,同比增长2.4%。分领域看,财富储备指数提升较快,银发经济、服务体系、社会环境等指数同步上升,政策措施指数基本保持稳定。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城市能力指数呈现“东部引领、中部领先,西部、东北地区持续提升”的区域格局。近年来,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更好解决,跨省直接结算医疗机构数量快速增长,老年助餐服务网点实现从无到有。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银发经济发展已进入全面发力阶段。
一方面,养老机构等传统业态加快优化升级;另一方面,智慧健康养老、居家适老化改造等新兴业态不断壮大,同时,抗衰老、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业态正在加快示范应用。
牛犁表示,随着政策持续发力、供给体系完善、产业创新加快,我国银发经济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