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盘前,美股三大股指期货齐跌,欧洲主要指数普遍下跌。截至发稿,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1.57%,标普500指数期货跌1.17%,道指期货跌0.59%。
个股方面,美股大型科技股盘前集体走弱,谷歌、英伟达跌近2%,Meta、亚马逊跌超1%,微软、苹果跌近1%。
特斯拉跌近3%,此前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决定否决马斯克的万亿美元薪酬方案。
Palantir盘前跌近8%,公司Q3营收同比大增63%,但市场持续质疑其高估值。
热门中概股盘前普遍走弱,哔哩哔哩跌超4%,阿里巴巴、京东跌逾3%,蔚来跌近3%,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跌超2%;唯百度逆势涨超2%。

来自华尔街资管机构的多位首席执行官表示,投资者们应为12个月内或者24个月之内超过10%的股票市场健康回撤做好对应的准备工作,并称此类调整可能是一种积极的发展势头,而绝非熊市开启的悲观信号。
Capital Group 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ike Gitlin表示,企业盈利表现确实非常强劲,但“具有挑战性质的是估值确实太高了”。
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Ted Pick和高盛的David Solomon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们同样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可能出现大幅抛售,并指出回调是市场周期的正常特征。
热点要闻
美股大牛市突遭警告!极端看涨情绪亮起警示灯流动性闪现危险信号
面对美股市场狂热的上涨势头,华尔街最乐观的分析师Ed Yardeni突然警告称,美股极端的看涨情绪可能正亮起警示灯,一旦市场情绪与技术指标显露疲态,标普500指数到12月底可能从峰值回落5%。
与此同时,美国市场流动性也闪现危险信号。美国货币市场多项核心指标显示,美国金融体系流动性正在逼近危险水平。其中,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10月31日飙升18个基点至4.22%,创一年来最大涨幅。美联储主要流动性支持工具——常备回购便利工具(SRF)的使用规模一度创出历史最高纪录。
流动性紧张的核心原因在于美国政府关门迫使财政部在过去三个月将现金余额从3000亿美元增至1万亿美元,吸干了市场流动性。美联储储备金降至2.85万亿美元,创2021年初以来最低,外国商业银行现金资产更是在四个月内骤降超3000亿美元。
分析认为,从效果上看政府关门相当于实施了多轮“加息”,因为它从市场抽走的7000亿美元流动性,其紧缩效应堪比显著的货币政策收紧。美联储11月仍在执行量化紧缩,进一步加剧了本已脆弱的资金面,这使得美联储推迟至12月才结束量化紧缩的决定可能成为又一次政策失误。
“大空头”伯里警示AI泡沫后披露Q3大幅做空英伟达、Palantir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大空头”投资者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旗下的赛恩资产管理公司(Scion Asset Management)递交了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持仓报告(13F,美国SEC要求机构投资者披露持股情况的文件)。此次文件中披露的对人工智能热门股英伟达(NVDA.US)和Palantir(PLTR.US)的大额看跌头寸引起市场广泛关注。这并非伯里首次做空英伟达,其在今年一季度几乎清空了所有上市股票持仓,同时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贸易战搅动全球市场前,新建了对英伟达和中概股的看跌头寸。
这位知名投资者此前已对推动今年市场反弹的人工智能热潮发出谨慎信号,此次动作进一步印证了其观点。根据13F文件,该公司披露持有英伟达100万股的看跌期权,以及Palantir 500万股的看跌期权,占据该基金80%仓位。今年以来,英伟达股价已累计上涨54%,Palantir股价更是飙升逾173%。截至发稿,英伟达盘前股价下跌1.9%;即便Palantir此前公布了强劲的第三季度业绩并上调全年业绩指引,其盘前股价仍下跌7.2%。
美股涨势尴尬真相:除了七巨头,其他493只股票“深陷困境”
美股表面繁荣背后隐藏着尴尬的结构性分化:标普500指数的涨势几乎完全依赖七大科技巨头,而其余493只成分股表现远远落后。但华尔街策略师们认为,只要大型科技公司的盈利增长势头不减,就没有理由与这一趋势对抗。
11月4日,据报道,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七巨头"(苹果、英伟达、微软、亚马逊、特斯拉、Meta、Alphabet)科技公司第三季度盈利增长率预计达27%,约为此前预期的两倍,成为支撑市场的关键力量。相比之下,剔除这七家公司后,标普500成分股的利润增幅从13%骤降至8.8%。
同时,据Jefferies数据显示,标普500等权重指数——反映基准指数中普通股票表现的指标——相对标普500指数的折价已超过25%。但华尔街策略师普遍认为,只要大型科技公司的盈利机器继续运转,就没有理由对抗这种趋势。
报道指出,尽管市场集中度引发泡沫隐忧,但投资者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乐观情绪以及科技巨头持续强劲的盈利表现,令多数华尔街人士选择继续押注少数赢家,而非等待市场广度改善。
美股聚焦
特斯拉股东大会在即有大股东已明确反对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方案
全球规模最大的主权基金之一、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周二(11月4日)明确表示,将在本周的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上对埃隆·马斯克的“万亿美元薪酬方案”投出反对票。
特斯拉将于11月6日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届时将宣布几项提案的投票结果,其中就包括马斯克的薪酬方案。根据该薪酬方案,如果马斯克有能力在未来10年将特斯拉的估值提高到8.5万亿美元,即目前估值的近8倍,那么他将额外获得特斯拉12%的股份,在这个水平上,拟议的奖励价值将略高于1万亿美元。该方案的规模可以堪称史上最大的薪酬方案,不过其中也存在着弹性,即如若公司市值未能够大幅增长,那么这位首席执行官将“一分钱都不会得到”。
然而,据企业薪酬、公司估值、机器人技术和汽车行业趋势方面的专家称,马斯克即便没有达成上述许多目标,仍可能获得数十亿美元的收入,这也随之引发了许多批评人士的反对。
截至目前,挪威主权基金是唯一一家明确表示其投票意向的特斯拉外部投资者。
在股东大会即将召开之际,特斯拉的董事会正积极争取让股东们批准该计划。上周,董事会主席罗宾·德诺姆(Robyn Denholm)曾警告称,如果马斯克的薪酬方案被否决,那么马斯克可能会离开公司,公司可能准备从内部任命一名新的首席执行官。
OpenAI大单助力分析师:亚马逊AWS重新获得增长动能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亚马逊周一与OpenAI达成价值380亿美元的云计算协议,标志着这家电商巨头的云业务重新获得重大认可。
长期以来,亚马逊的云计算业务AWS(亚马逊云服务)引领整个行业,但近年来,微软与谷歌母公司Alphabet凭借人工智能(AI)驱动的云服务相继拿下多项大合同,使亚马逊的领先优势逐渐削弱。
Synergy Research Group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亚马逊在全球云市场的份额降至29%,低于2022年ChatGPT发布前数月的34%。由于迟迟未推出旗舰级大型语言模型,也没有像OpenAI的ChatGPT那样的面向消费者的聊天机器人,亚马逊一度被投资者视为AI竞赛中的落后者。
不过,亚马逊近期大幅加码AI投入。上月,公司在印第安纳州启用了投资110亿美元的AI数据中心 “Project Rainier”,利用自研的Trainium芯片为AI初创公司Anthropic训练模型。分析师指出,亚马逊与OpenAI签署的这项重要合作协议,再加上前者近期强劲的季度业绩,表明AWS正在重新获得增长动能。
辉瑞Q3业绩超预期且再度上调全年盈利指引力争减肥药公司Metsera
辉瑞(PFE.US)公布了好于预期的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同时上调了全年盈利预期。该公司表示,持续推进的成本削减措施帮助弥补了销售增长放缓带来的压力,这也为其竞购减肥药初创公司Metsera提供了资金支持。
财报显示,辉瑞Q3营收同比下降6%至166.54亿美元,好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165亿美元;调整后的净利润为49.49亿美元,同比下降18%;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0.87美元,好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0.64美元。
展望未来,辉瑞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将在610亿美元至640亿美元之间。该公司还预计,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将在3.00美元至3.15美元之间,高于此前预期的2.90美元至3.10美元。这是辉瑞年内第二次上调全年盈利预期。
(文章来源:哈富证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