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险企三季报净利润高增背后:投资收益增厚,负债端供需两侧优化

财联社 11-04 13:47
权威精选

10月末,上市险企三季报陆续出炉。从10月下旬起三家上市险企接连发布业绩预喜公告,到如今行业整体发布的亮眼数据,保险业实实在在交出一份超预期答卷。

投资收益增厚无疑是这份答卷的关键引擎,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慢牛”行情助推险企资产端业绩走高,乘此东风险企净利润普遍大增。但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行业负债端在多重利好政策推动下实现供需两侧的优化,支撑起业绩高增长的另外“半边天”。

由此可以看到,资负两端共振效应显著增强,为行业及估值回暖提供助力,更有望实现盈利能力提升与市场情绪同时向好的“戴维斯双击”。

投资收益驱动净利润大增

作为核心经营指标,险企净利润表现成为市场关注焦点。而最新出炉的三季报中,“净利润大增”成为关键词。

中国人寿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678.04亿元,同比增长60.5%;新华保险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28.57亿元,同比增长58.9%;中国人保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68.22亿元,同比增长28.9%;中国太保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57亿元,同比增长19.3%;中国平安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328.56亿元,同比增长11.5%。阳光保险集团旗下阳光人寿、阳光财险分别披露前三季度业绩数据,阳光人寿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52.51亿元,同比增长3.41%;阳光财险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6.56亿元,同比增长81.78%。

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投资收益。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人寿实现总投资收益3685.51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1071.32亿元,同比增长41.0%;总投资收益率为6.42%,同比提升104个基点。

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4%,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

阳光人寿前三季度实现投资收益84.85亿元,同比增长36.88%;阳光财险实现投资收益8.98亿元,同比增长115.35%。

回顾来看,今年前三季度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分别累计上涨15.84%、29.88%,“慢牛”行情为保险公司增厚投资收益创造了有利环境。

同时,险资加大权益资产配置力度也成为新常态,为投资收益带来显著弹性,进一步推升利润水平。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二季度末险资股票配置余额已达3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长8.92%,较去年二季度末增长47.57%。

从市场反馈来看,资本市场的赚钱效应还未结束,“慢牛”可持续性获得多家机构认可,这也为作为长期资金的险资夯实基础。有分析师认为,A股正处于系统性慢牛(股市健康可持续的慢速上涨行情)中。各路增量资金可期,赚钱效应也值得期待。

中信建投研报还围绕接下来行情表现指出,“十五五”规划建议出炉,短期政策明确性有望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中长期,规划勾勒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蓝图为A股提供清晰增长路径,有望通过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夯实牛市基础。

负债端政策利好频出,拓展增长新空间

事实上,投资端的高增长并未掩盖负债端的亮眼表现,保险企业资负“两条腿”走路的均衡性愈发显著,这也打破了市场上一些对保险企业业绩增长过度依赖资本市场上涨效应的担忧。

从负债端来看,上市险企依旧保持稳健增长。

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357.24亿元,同比增长46.2%,新业务价值率(按标准保费)同比上升9.0个百分点。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562.47亿元,同比增长7.1%;保险服务收入2534.44亿元,同比增长3.0%。中国人寿实现总保费6696.45亿元,同比增长10.1%,总保费、新单保费、续期保费均实现两位数增长。阳光人寿前三季度保险业务收入达921.27亿元,阳光财险前三季度保险业务收入为367.93亿元,均实现同比增长。

方正证券分析师指出,人身险业务方面,保险需求边际正在改善。一方面,在险企投资收益显著提高、同类竞品收益率下降背景下,分红型保险吸引力提升;另一方面,在老龄化加剧、医疗体系改革、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等背景下,健康管理需求预计将逐步释放,叠加分红型重疾险重回舞台,有望推动健康险、医疗险、长护险等销售增长。

关于健康险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及行业供给侧的优化。

此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分别对健康保险的主要险种,即商业医疗保险、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疾病保险等四大类险种的发展重点进行规划。

《意见》中释放的“支持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信号获得市场关注。华源证券研报表示,此举或将通过红利分配的方式降低投保者实际支付的价格,且保司可以通过进一步的产品创新满足客户特定的保障需求,总体有利于保险公司的销售活动。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此外,国泰海通证券研报中表示《意见》引导保险公司提升产服经营能力,预计利好头部保险公司提升健康险经营能力推动价值稳健增长,维持行业“增持”。

产服经营能力一直是市场竞争的关键,近年来,头部险企凭借资源优势、经营能力等不断强化健康险产品创新、医养服务升级,获得市场良好口碑与份额。比如阳光保险集团旗下阳光人寿发力银发客群养老健康服务,已搭建一套以“康养”为主、“医养+护理”为辅,涵盖“尊贵长居+活力旅居+安心居家”的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突出“多重选择、品质服务、安心未来”特色。这不仅顺应老龄化社会趋势与国家战略要求,也是阳光保险创新布局、把握市场机遇的重要举措,有望进一步赋能主业稳健发展。

财产险业务方面,多家券商机构认为非车险“报行合一”逐步落地,将助力险企有效控费。

作为财产险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非车险业务多年来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压力,据国信证券分析师解释,非车险业务因部分险种较新、历史定价及理赔经验缺乏,叠加手续费“内卷”,导致非车险业务面临承保亏损压力。

如今,“报行合一”新规落地,正是“对症下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业内人士表示手续费率透明化与费用压降直接利好承保利润率的提升,预计头部财险公司的COR(综合成本率)将得到显著改善。

险企层面也开始行动,按照新规要求切换执行。如阳光财险表示,已第一时间成立由公司主要领导负责的专项工作组,在全系统内进行动员和部署,确保将“报行合一”的各项要求不折不扣地融入经营管理各环节,筑牢合规发展的坚固防线。对现有非车险产品条款、费率进行全面的自查与梳理,积极推进条款备案并加快推进核心业务系统的升级改造,全面提升公司内部合规和经营管理水平。

如今,资负两端共同发力,共振效应显著增强,催生保险板块估值有望持续回暖。东吴证券分析师指出,保险业经营具有显著顺周期特性,未来随着经济复苏,负债端和投资端都将显著改善。目前保险板块估值仍处历史低位,行业维持“增持”评级。

(文章来源:财联社)

文章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上市险企三季报净利润高增背后:投资收益增厚,负债端供需两侧优化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中央金融办: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中央金融办: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证券报 15评论
全球市场:美股三大指数收涨 美光科技涨近9% 超微电脑跌逾11% 英伟达尾盘跳水
全球市场:美股三大指数收涨 美光科技涨近9% 超微电脑跌逾11% 英伟达尾盘跳水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114评论
美联储降息生变!特朗普:美股将再创新高!
美联储降息生变!特朗普:美股将再创新高!
证券时报 165评论
贵州茅台放大招!将派发300亿元“红包” 拟启动30亿元注销式回购
贵州茅台放大招!将派发300亿元“红包” 拟启动30亿元注销式回购
每日经济新闻 53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紧急提醒:今天电池猛攻大涨近4%,现在正是布局好时机!
操作:低开高走!不等了,加仓,加仓,继续动手加仓,速速发车!
全球唯一电力龙头,社保重仓301万股,社保重仓7个电力龙头公布
随它去了
出口暴增138%!中国变压器全球“救火”,欧美电网陷入“等货难”!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