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马茶业终于圆梦港交所。
10月28日,八马茶业(06980.HK)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截至收盘,八马茶业股价为93.35港元/股,涨幅86.7%,市值79.35亿港元。
上市这一刻,八马等了太久。早在2013年,八马茶业便开始筹谋上市,但在深交所递表多次未果,转战港交所终于圆梦。
成功上市之后,八马茶业仍需要直面业绩放缓的压力。招股书显示,2022年到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八马茶业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2.06亿元及1.20亿元,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滑17.8%。
10月30日,八马茶业延续上涨态势,截至收盘报96.15港元/股,涨幅为3%。
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降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八马茶业实现收入分别约为18.18亿元、21.22亿元、21.43亿元;相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2.06亿元、2.24亿元。今年上半年,八马茶业收入及净利润双双下滑,2025年上半年,八马茶业的收入为10.63亿元,较去年同期约11.20亿元,减少了约0.57亿元;净利润为1.20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0.26亿元。
过去几年间八马茶业在营销方面加大投入。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6.17亿元、6.81亿元、6.92亿元、3.32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3.9%、32.1%、32.3%、31.2%。
线下门店扩张速度加快。截至今年6月末,八马茶业在全国的门店数量达到3585家,在2022年该项数据为2613家,三年时间里新增门店近一千家。虽然门店扩张速度加快,但线下的收入却未能跟上,2025年上半年,线下渠道收入为6.8亿元,同比下滑5.3%。
八马茶业在招股书中将自身定位为“中国高端茶领导者”,据介绍,其主力消费者为商务人士、中小企业主等高购买力人群,线下门店客单价在2300元—3000元区间。从市场份额来看,八马茶业仍有很大成长空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4年的统计,整个高端市场的前五大品牌合计份额仅有5.6%,其中龙头八马茶业的占有率为1.7%。
事实上,中国茶叶市场长期呈现“有品类,无品牌”的分散格局,竞争激烈。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八马茶业通过物联网实现从茶园到工厂的标准化管控,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但茶行业非标属性本质未变,产区差异、工艺依赖人工等问题依然存在。八马茶业上市后可通过文化IP打造、场景创新,如智慧茶空间等,将非标品转化为情感消费标的。未来需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将产地价值转化为品牌价值。
超3000家门店背后的加盟依赖
截至今年6月30日,八马茶业的3585家线下门店中,有3341家是加盟店,直营门店占比仅6.8%。八马茶业的收入也依赖加盟商。报告期内,公司向加盟商销售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0.2%、50.6%、50.9%。
上半年,八马茶业加盟商规模有所收缩,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6月30日,八马茶业分别有1033名、1202名、1252名及1228名加盟商,上半年加盟商减少24名。
对此八马茶业解释称,主要鉴于公司对线下市场状况及业务策略的评估,在邀请加盟商合作方面采取了更为谨慎的做法,对新加盟商候选人设定了更高的标准;以及公司终止了与若干表现不理想的加盟商的业务关系。八马茶业也坦言,加盟商及加盟店数量和表现对公司收入影响重大,若加盟商经营不善或减少合作,将冲击公司业绩。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对《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八马茶业高度依赖加盟模式在当前茶业零售环境中面临挑战。其可持续性取决于品牌能否为加盟商持续创造价值。当前瓶颈在于加盟商盈利下滑可能导致网络收缩,品牌控制力弱化易引发产品质量不统一,且线上渠道和新兴茶饮模式冲击传统门店。可通过强化供应链管理以降低成本,推动加盟店向体验式消费转型,结合数字化工具提升单店效率,并逐步发展直营或联营模式以平衡风险。
付一夫进一步表示,茶行业缺乏超级巨头的主要原因在于行业高度分散,产地和品类壁垒导致整合困难;此外,消费场景偏重礼品市场,日常消费品牌忠诚度低。缺乏类似白酒的文化溢价和金融属性。未来行业破局需从供应链整合、品牌文化塑造和消费场景创新等方面入手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八马茶业在上市前的公开发售部分便吸引了16.9万份申请,超额认购达2684倍,刷新港股年内新股超购倍数纪录。上市首日,八马茶业股价表现亮眼,收盘报93.35港元/股,涨幅86.7%,市值79.35亿港元。
付一夫分析指出,这反映了资本市场对传统茶企的重新评估,尤其是对具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渠道的企业给予更多关注。但长期来看,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仍以企业治理透明度、成长性和盈利能力为核心。
目前,港股市场已有两家传统茶企上市公司,分别为天福(06868.HK)和澜沧古茶(06911.HK)。但从股价表现来看,天福的股价长期处于发行价之下,在3港元左右徘徊。而作为“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上市后的资本市场道路也颇为坎坷,股价和市值自上市以来已大幅缩水。
薪火私募总经理翟丹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八马茶业的不同之处在于无论茶叶本身如何非标,八马的店铺形象、包装设计、服务流程是高度标准化的。这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清晰、可复制的“零售品牌”故事,而非一个“农产品加工商”的故事。为行业指明了一条可行的道路——在无法完全标准化产品时,先极致地标准化品牌和渠道。
翟丹指出,八马茶业获得资本市场的入场券仅仅是开始。对于八马茶业和整个中国茶行业而言,真正的挑战在于上市之后如何化解加盟模式的隐忧,如何更深层次地推动产品和供应链的标准化,以及如何将深厚的茶文化转化为强大的、统一的品牌资产。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