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鹏饮料前三季度业绩出来了,9个月净赚37.6亿元,同比增长38.9%,营收168.4亿元,同比增长34.1%,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这家连续4年中国功能饮料销量第一,让红牛交出“头把交椅”的品牌,究竟是如何崛起的?这源于“懂消费者”的商业洞察。12年前,红牛放下“困了累了喝红牛”的广告词,东鹏俯身接住,打出“困了累了喝东鹏特饮”的广告词,抢占蓝领心智,并以高性价比和渠道优势逐步拿下市场份额。在配方相差不大的前提下,250ml的红牛卖5.3元,500ml的东鹏特饮只要4.9元。
渠道方面,东鹏有超3000家经销商,覆盖全国33个省级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地级城市几乎全铺满,终端网点超400万个,成为无数打工人困了累了的“续命水”。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东鹏目前业绩高度依赖于单一核心产品东鹏特饮。东鹏特饮前9个月的营收占比占整个盘子的74.63%,虽然比起去年同期的83.9%已有所降低,但仍是顶梁柱地位。销售渠道也同样高度单一,前9个月86.16%的营收都靠经销商,而线上收入仅有2.9%。经销商话语权越大,潜在风险自然越大。无论产品还是渠道,东鹏的增长模式抗风险能力与边际效率正迎来考验。最近,东鹏正在冲港股上市,招股书失效才6天,就火速二次递表,可见它对赴港上市志在必得。接下来,东鹏是否能成功在香港上市呢?我们保持密切关注。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原标题:东鹏三季报:“单腿狂奔”能跑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