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消费拟人化,催生更多细分新赛道。近日,Upet有宠生活展在京举办,同期北京宠物时装周落地。北京商报记者在展会上观察到,宠物洗护、服装、健康类消费品牌展出居多。这也标志着宠物行业除主粮以外,各细分领域加速拓展。国内市场的快速拓展、自有品牌的崛起、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也推动企业朝多元、细化的方向发展。
细分赛道崛起
宠物产业链中食品类消费占比较大,随着养宠理念升级,宠主对养宠的投入逐渐从“吃饱”向全方位“养好”转型,为细分赛道企业增长打下基础。有宠生活展主办方、北京万耀雄鹰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汪韧春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宠物行业展以综合型、B端合作为主,此次活动将偏宠物生活方式类品牌与企业集中办展,也能更精准地进行供需匹配。
无论是宠物医疗、洗美等服务,还是宠物时装周的举办,再到主粮分类功能性产品线的拓展,宠物市场子行业纷纷受益。汪韧春表示,众多资深宠主已开始深入研究产品营养成分与原料来源,在“精致养宠”的观念下,根据宠物的生命阶段、特定品种乃至个体差异,提供精准的营养解决方案,涵盖毛发靓丽、关节健康、延长寿命等具体需求。
小宠异宠市场正异军突起。在汪韧春看来,随着年轻人追求个性标榜,以及小宠异宠自带的“观赏性”“收集性”乃至“盲盒”属性,市场增速非常迅猛。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2024年,我国已有超1700万人在饲养“异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小红书上,异宠相关话题下的笔记浏览量超过7亿,而在抖音上,相关视频的播放量则接近70亿。
跨界“选手”加速入局
每年近万亿元的宠物市场,吸引越来越多的跨界“选手”加速入局。头部企业通过横向扩展业务范围,提升宠物行业整体营销规模与量级。今年8月,得利斯发布公告称,与厦门海福盛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新三和(烟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协议,在冻干宠物食品研发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得利斯主要经营的产品包括多种火腿、肉制品及预制菜等。此外,已有三只松鼠、伊利股份、贝因美、汇隆新材等数十家上市公司选择拓展宠物赛道。
跨界布局宠物食品被业界视为寻找新的业绩增长曲线。值得关注的是,《2025天猫宠物经济跨界观察》报告中提到,淘宝天猫公开售卖宠物商品的72个典型跨界品牌,横跨服饰、家电、日化等11个行业,这也意味着宠物经济对各领域品牌具有强大吸引力。
与此同时,宠物健康、保险成为行业新增长点。京东健康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京东宠物健康自营成交额同比增长43%,用户年复购率达30%。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显示,宠物保险作为连结医疗和服务的重要节点,也持续迎来高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宠物险总保费规模同比增长超过51.3%,总保费接近5.63亿元,市占率领先,报告期内服务超过111万宠物主,累计服务超过711万宠物主。
对于头部企业跨界入局宠物行业,汪韧春认为,宠物消费本质上是“情感消费”,类似于一个简化版的母婴行业。宠主与宠物之间存在深厚的情感纽带,他们不会轻易在宠物身上尝试一个尚未建立信任的新品牌。品牌力的构建需要长期的精准用户触达、宠主教育和理念宣贯。进入宠物行业并非外界想象得那样可以轻易实现“降维打击”。
国产品牌可以“弯道超车”
宠物消费品牌需要建立与宠主间的信任。在宠物食品领域,第一梯队主要由海外品牌占据,国产品牌具备“弯道超车”的潜力。今年,宠物行业上市企业在战略投资方面动作频频,投资方向呈现出明显的共性特征,主要集中在全球化产能布局、产业链延伸、自有品牌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等领域,这些投资将为企业带来长期竞争优势。
面对宠物用品市场的激烈竞争,汪韧春认为,国际巨头拥有数十年积累的关于宠物和宠物主行为的数据,这是其核心竞争力。中国宠物经济在近几年才受到广泛关注,对比国际品牌,国内品牌缺少长期沉淀。国内领军企业已开始通过与农业大学共建实验室等方式补足这一短板,但数据积累本身需要时间。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