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评:螃蟹是用来吃的 不是用来“炒”的

人民网 昨天 19:11

“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了大闸蟹肥美的时节。连日来,有多位消费者反映蟹卡“兑换难”“缺斤短两”等问题。记者了解到,市面蟹卡基本分为型号卡和现金卡两种款式,型号卡“标价”高、入手价低,1—4折即可入手,频现“货不对板”的乱象,部分品牌蟹卡甚至被“黄牛”拒收。

大闸蟹作为金秋时节的“顶流”食材,近年来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我国大闸蟹产量自2016年起整体呈上升趋势,至2023年创下历史新高,年产量突破70亿只。养殖规模的逐年扩大,为大闸蟹市场供应提供了保障,大闸蟹也因此成为寻常人家餐桌上的“常客”。

在此过程中,各品牌发售的蟹卡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对于商家来说,出售蟹卡可以提前锁定销路、回笼资金;对于走亲访友者来说,蟹卡不仅方便携带,而且便于对方随时兑换享用;对于食客来说,蟹卡在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大快朵颐。不过,理想中的三方共赢局面,需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前提下:蟹卡货真价实。

然而,现实却是蟹卡市场乱象频发。不少消费者反映蟹卡“兑换难”,因为商家货源不足,有些消费者手中的蟹卡兑换被一拖再拖,数年前的蟹卡直至今年才兑换成功。还有些消费者在兑换成功后吐槽,“死蟹多,品质不好”“蟹肉空、蟹膏蟹黄几乎没有”“螃蟹大小与购买型号不符”……究其原因,有些商家出售的蟹卡严重超出经营能力,更有甚者,试图以次充好、瞒天过海。

作为预付费式消费的一种,蟹卡本身并无原罪。作为典型的时令生鲜,大闸蟹存在“上市期短、易变质、价格波动大”的天然痛点。早在十几年前,阳澄湖的大闸蟹养殖户就开始使用蟹券蟹卡,旨在方便消费者能够随时兑换螃蟹。然而,随着市场的扩大以及部分商户的滥用,蟹卡正在从“消费凭证”异化为“价值媒介”。围绕着蟹卡,有人热衷于“无实物空转”的交易模式,甚至出现“养蟹不如卖蟹,卖蟹不如倒券”的荒诞现象。

销售环节也是大闸蟹品牌形象的一部分,重视和改善消费者体验,必须清理围绕着蟹卡出现的各种乱象。一方面,要坚决遏制蟹卡“无实物空转”的资本游戏。可通过技术手段将蟹卡与真实的螃蟹绑定,从源头治理无实物超发的市场乱象。另一方面,不妨参照预付费卡管理办法,要求蟹卡发行方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在此基础上对资金池实行第三方托管,以此来防止蟹卡变味跑偏。

螃蟹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炒”的。以强有力的监管消除蟹卡销售乱象,才能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大闸蟹产业的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人民网

文章来源:人民网
文章作者:赵志疆
原标题:人民财评:螃蟹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炒”的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中美经贸磋商在马来西亚开始举行
中美经贸磋商在马来西亚开始举行
新华社 504评论
PCB业绩浪来袭!热度传导至上游 扩产潮下谁将受益?
PCB业绩浪来袭!热度传导至上游 扩产潮下谁将受益?
财联社 526评论
贵州省能源局局长陈华接任茅台集团董事长
贵州省能源局局长陈华接任茅台集团董事长
新华财经 288评论
黄金“妖股式崩盘”:12年来最大单日跌幅背后 四大指标早已预警 复盘14次历史大跌预示什么?
黄金“妖股式崩盘”:12年来最大单日跌幅背后 四大指标早已预警 复盘14次历史大跌预示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79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周末利空,8个创新药龙头暴雷,龙头利润暴降854%,下周别踩雷了
各大平台对中诚咨询碎股门槛预测的汇总
红旗插满全球算力版图!国产芯片+软件凭“低价可靠”破局,万亿蓝海正改写全球科技规则
深夜暴雷,下周一别踩雷,10个军工龙头利润暴降,龙头下滑270%
牛市"一多一少"法则:90%散户都做反了!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