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器人”到“具身智能”:人工智能迎来新浪潮

人民网 10-22 14:06
权威精选

无论是冲泡咖啡、踢球比赛,还是跳民族舞蹈,近年来,具身机器人正加速融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中,驾驭越来越多的“精细活”。业界人士表示,这背后是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让新的智能形态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未来,随着硬件成本下降、智能水平提升,具身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将加速拓展,人工智能迎来了新浪潮。

传统人工智能是“在计算机中思考”,具身智能是“走进物理世界学习”。业内人士表示,不同于模仿人类的外形与动作,具身智能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通过执行结构与环境互动,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优化自身的行为策略。“比如,一个孩子学会走路,不是通过看书或听讲,而是通过一次次摔倒、调整、学习的过程;机器手臂通过自主学习,知道用多大力量不会捏碎杯子。”

“具身机器人迎来爆发,得益于算法大模型、仿真技术等的突破,硬件供应链不断成熟与海量场景的新应用为其提供了发展的土壤。”跨维智能CMO林嘉伟表示,从“人类教”到“自己学”、从“人机分工”到“人机共融”、从“刚性机械”向“柔性仿生”,是一个机器“具身性”与“交互性”不断成熟的过程。可控仿真与数据平台、模块化本体具备研发前景,前者决定模型训练成效和场景覆盖,后者决定硬件成本和运营效率。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的《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十大发展趋势》对产业落地和技术突破进行了预判,认为受多模态大模型启发,具有数理基础的认知与规划研究,与生命科学家的成果融合,可以显著增强具身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下的泛化性和实用性。

林嘉伟表示,我国在完整的制造生态、高性价比硬件、大量场景需求、政策支持上具备优势。具身机器人的高效技能生成、仿真模型训练、软硬件一体化部署,将推动人工智能加快发展进程。

谈及未来趋势,北京云迹科技负责人在2025年服贸会上表示,产业相关的知识产权会越来越多,将极大提升创新能力;随着技术的成熟,应用成本会摊薄,向大众化应用发展;机器服务从“被动式响应”向“主动式预判”转变。

具身智能产业发展,也面临成长的烦恼。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数据采集成本高、训练周期冗长,通过大规模真机采集的硬件成本高、效率低、数据丰富性弱,有待打造自动化的数据及技能生成系统,提升具身机器人的实用价值。

“未来,当你看到一个会走路、能说话、能够提供服务的机器人时,很难去区分它属于人形机器人还是具身机器人,这些概念将在实践中融为一体。”上述业内人士说。

(文章来源:人民网

文章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从“机器人”到“具身智能”:人工智能迎来新浪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芯片大消息!光刻胶领域 我国取得新突破!影响多大?
芯片大消息!光刻胶领域 我国取得新突破!影响多大?
券商中国 195评论
不满加拿大反关税广告 特朗普宣布对加方征收10%额外关税
不满加拿大反关税广告 特朗普宣布对加方征收10%额外关税
央视新闻 90评论
历史首次!白宫突发警告!10月通胀数据或缺席
历史首次!白宫突发警告!10月通胀数据或缺席
券商中国 49评论
美国突传利空!欧洲评级机构下调美国信用评级
美国突传利空!欧洲评级机构下调美国信用评级
中国基金报 65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深夜暴雷,下周一别踩雷,10个军工龙头利润暴降,龙头下滑270%
4000点就是一层窗户纸
片仔癀之后,中药神话还能继续吗?
周末利空,8个创新药龙头暴雷,龙头利润暴降854%,下周别踩雷了
一“芯”锁死全球车:闻泰科技的安世半导体,到底何方神圣?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