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金秋时节,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固原巷社区的一场百家宴正式开席。各族群众相互问候,展示自己的拿手菜,席间满是美食的香气和欢声笑语。舞台上,乐器队、舞蹈队、京剧班轮番上场,精彩的节目赢得阵阵掌声。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到新疆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9月24日,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总书记强调:“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总书记的谆谆话语勉励我们各族居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固原巷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耀文介绍,社区成立了石榴籽宣讲、爱心助医疗等多支志愿者服务队,努力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紧密,齐心协力建设共同的美好家园。
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天山南北,大家比邻而居、和谐发展,密切的往来互动中,数不清的团结故事正在书写。
走进新疆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教室宽敞明亮、教学设施一应俱全。
教学楼内书声琅琅,操场上醒狮舞动,音乐社团里各民族特色乐器与清澈歌声一起回荡……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校长帕提姑丽·亚森介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持续加强,许多孩子还化身“小老师”,带动家里长辈一起学。
新疆非遗馆、西域都护府博物馆等一批重点文博场馆建成开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快构筑,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共建美好家园离不开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巩固发展也离不开中华儿女同心同德、添砖加瓦。
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新疆乌恰县的布茹玛汗·毛勒朵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边境线上为国护边,用双手刻下10万多块“中国石”。
“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们,我们有责任守护她,守护祖国边境的安宁。”布茹玛汗·毛勒朵现在是一名热心的解说员,她向参观者讲述护边的故事,介绍家乡的巨大变化。在她的影响下,当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护边员的队伍,用实际行动守护共同家园。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