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始终把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铝国际董事长李宜华近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家工程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技术领先”,而是“技术硬实力、人才软实力、管理巧实力”三维一体协同发力,是能在复杂市场环境中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难题”、交付“超出客户预期的价值”的综合能力。
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的浪潮中,作为有色金属行业工程技术服务领域的领军企业,中铝国际近年来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战略转型。从剥离低质业务到聚焦核心主业,从传统工程承包到技术创新驱动,中铝国际正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重构发展逻辑。
专注用好“看家本领”
“我不干建筑,我真不干建筑。”一句轻松的玩笑背后,是李宜华对公司战略定位的清晰界定。他表示,“聚焦主业”是公司近年来战略调整的核心,也是应对市场变化、谋求高质量发展的主动选择和必然路径,公司的定位是一家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而非建筑施工单位。
据介绍,自2022年起,中铝国际已退出此前占营收相当比重、但风险高且低效的非主营业务,全面回归有色金属及优势工业领域。“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涉足了市政、房建和贸易业务,看似规模扩张,实则埋下风险隐患。”李宜华坦言,这些业务技术含量低、毛利率不高,带来的大部分是应收账款而非现金流,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历史包袱。
数据显示,改革三年来,公司新签有色及相关工业类合同占比从22%跃升至95%。“我们退出的是低毛利、高风险业务,保留的是能创造长期价值的核心业务。”他说。
李宜华认为,中铝国际源于新中国第一家国营设计研究院,优势在于有色金属工业领域数十年的技术积淀、持续的研发投入、累积的工程经验和人才队伍,这是公司的“看家本领”和独特优势。聚焦主业,就是要让这个优势最大化,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过去三年,中铝国际新签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比从30%提升至48%、海外业务合同占比从9%提升至20%以上。李宜华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是中铝国际在聚焦主业基础上,着眼长远、塑造未来新优势的关键落子。中铝国际正在系统推进三个重点方向:强化矿产资源工程化的服务能力,为重点战略资源开发提供全流程技术服务;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围绕有色金属行业和优势工业领域开展绿色低碳、数智化服务等关键技术攻关;拓展全产业链服务,通过“技术+”模式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紧抓海外“发展机遇”
“科技+国际”是中铝国际当下战略规划的主基调。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海外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超过65%,2025年上半年的增速达到284%。李宜华称,未来还将聚焦东南亚、非洲及中亚等重点市场,推动更多海外工业EPC总承包项目落地,目标是让海外业绩再上一个新台阶。
据统计,全球冶金工程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元,显示出海外冶金工程市场的巨大体量,且后续具有一定的增长潜力。李宜华判断,凭借全金属领域、工艺全产业链和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优势,公司在全球冶金工程市场中有着巨大的机遇。
此外,由于国内部分重要矿产资源供给日趋紧张,全球有色金属市场需求布局变化,不少国内有色行业头部企业开始在有资源、能源优势的市场和有巨大的客户市场需求的重点国别布局矿山、冶炼和有色金属加工项目,特别是布局在东南亚、非洲、南美和中亚地区。李宜华表示,这些大区域是中铝国际深耕十余年的重点区域,拥有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和业绩,掌握先发优势,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谈及中铝国际海外发展优势,李宜华表示,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经验丰富的行业大师、专家和技术人才队伍,并拥有强大的工程集成服务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技术、装备和服务以及工程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海外项目智能化、数字化交付。比如某海外电解系列升级改造项目,成功将中铝国际电解槽阴极浇铸技术及母线优化技术引入境外铝行业,成为公司践行“科技+国际”的典型示范工程。
此外,中铝国际还拥有全球服务的能力,其海外经验和业绩都十分丰富。据介绍,公司已拥有14家境外机构,建立了海外重点市场6个大区域,基本实现了覆盖全球的属地化海外经营,向印度尼西亚、意大利、几内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输出了技术、设备,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科研机构、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筑牢自身“核心竞争力”
在李宜华看来,工程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能突破、人才能支撑、管理能保障”的综合体系,是在长期实践中沉淀下来的、能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他表示,未来,公司会继续在这三个维度上深耕,让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压舱石”,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动力源”。
技术创新方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扎根产业的原创突破”与“面向需求的技术转化”。李宜华表示,公司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即“技术研发必须紧扣市场需求,经营成果是检验技术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据介绍,公司已梳理出99项具备高转化潜力的核心技术,并形成产业化清单,将直接驱动公司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例如,公司在行业内首创的超细液滴卧式脱硫技术可实现超低排放且能耗降低35%以上,该技术2024年推广当年就助力新签订合同额超7亿元,已在多家电解铝企业推广应用。
“有色金属工业正面临一场深刻的绿色革命和智能化转型。”李宜华认为,绿色化与数智化不仅是服务客户的能力,其本身也将产出新的业务形态。公司在绿色选矿、节能电解铝、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等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这些技术正加速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公司的数智化产品和服务,也将从成本中心转变为价值中心,为公司开辟新的收入渠道,实现产业化应用,形成“技术驱动市场”的良性循环。
管理体系方面,李宜华以某EPC总承包的项目为例,介绍中铝国际通过标准化管理和智慧工地建设,将项目从设计、采购、施工到验收的全流程数据打通,实时监控项目进度与质量,通过数据分析提前规避风险,今年5月项目电解槽样槽验收圆满完成。人才方面,中铝国际有“能打硬仗的工程师团队”与“传承创新的技术文化”,每个重点项目均由老工程师带教青年团队,在实战中传承经验、激发创新。
从业务“转身”到管理“健身”,再到技术“强身”,中铝国际的改革实践表明,只有筑牢自身核心竞争力,才能行稳致远。李宜华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深耕有色金属及优势工业主航道,通过技术创新和卓越服务,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将中铝国际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提供有色金属先进技术、成套装备、集成服务综合解决方案的新型工程技术企业。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