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华铁(603300)曾在今年3月披露36.9亿元《算力服务协议》,协议发布前后,公司股价闻风而动。
然而,9月30日晚,海南华铁公告称,该合同至今“0交付”,公司与从未披露的“神秘客户”杭州X公司解除该协议且未收取违约金。
当晚,上交所立即对海南华铁下发监管工作函,就公司重大合同终止相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

记者注意到,“牛散”章建平曾现身海南华铁一季报前十大股东榜,彼时为新进榜单,并一举成为第三大股东;6月末,章建平已减持消失于榜单中。
算力大单半年“0交付”
海南华铁主动解约且免违约金
9月30日晚,海南华铁公告称,今年3月公司全资子公司海南华铁大黄蜂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简称“华铁大黄蜂”)曾与杭州X公司(简称“X公司”)签订《算力服务协议》,由华铁大黄蜂为X公司提供算力云服务,算力服务期为5年,合同金额为36.9亿元(含税)。
但是,鉴于《算力服务协议》所涉交易及设备的市场环境及供需情况已较签署时发生较大变化,且协议签订以来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华铁大黄蜂于近日向X公司出具《关于解除<算力服务协议>的函》,后续X公司无需向华铁大黄蜂支付原协议所载价款,华铁大黄蜂亦无需向X公司提供原协议所载算力服务。除双方仍需对原协议及其内容、履行及解除负有保密义务外,双方就原协议及其履行或解除不存在其他待解决事项或争议、纠纷。

海南华铁表示,截至公告披露日,原协议尚未履行且与X公司无其他正在履行的算力协议,本次未产生实际的采购成本或资本性支出,亦未进行设备交付及验收环节,未对公司的当期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产生任何实质性影响。
这份大额算力合同以“0交付”结局解除,立即了引起上交所关注。
9月30日当晚,上交所对海南华铁下发监管工作函,处理事由为“就公司重大合同终止相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涉及对象包括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记者注意到,“0交付”一事不但持续半年才被披露,而且协议中有关收取20%违约金的条款似乎并不适用于本次解除情形。
细看当时双方的交付约定,乙方(华铁大黄蜂)为甲方(X公司)提供算力云服务,算力服务期为5年,乙方应根据甲方需求在指定的日期内提供相应服务。甲方按每1个自然月为一个结算周期支付一次服务费用。结算周期不满一个月的,按实际提供算力服务天数支付。
《算力服务协议》就违约责任约定了三项条款:

违约责任第一、二条约束了X公司不按期付款、擅自解除协议或订单的行为。但若是X公司不作任何采购,海南华铁主动提出解除协议呢?第三条似乎为此次的情形留下了“协商”空间。
《算力服务协议》提示多项风险
公司股价疑提前“抢跑”
回溯来看,《算力服务协议》签署伊始就折射出不少风险隐患。一是从协议签署到终止,交易对方X公司“真身”从未公开;二是协议公告中曾提示多项重要风险;三是海南华铁股价今年2月起突然涨势迅猛,连续多日拉涨停板,一个月后,公司披露《算力服务协议》,公司股价迎来第二轮强势上涨。
首先,关于X公司的真实身份。
在今年3月的公告中,海南华铁表示,鉴于本次交易中客户名称等信息涉及商业秘密,按照规则披露将导致违约或可能引致不当竞争,损害公司及投资者利益,因此公司对本次交易的部分信息进行了豁免披露。
如今,《算力服务协议》已终止,X公司的真实身份一直未被提及,不禁也让投资者对协议及交易的真实性生疑。
其次,公司在算力服务协议公告中曾进行了一连串风险提示。
一是资金支出风险。公司表示,本次算力合同对应的资本支出预计超20亿元,占公司2024年三季度末净资产的比例超33%,存在资产扩张过快和资金筹集不足的风险。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为3.14亿元,资金筹集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二是债务压力过大风险。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有息负债总额超12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1.42%,本次项目将主要通过借款形式实施,预计公司资产负债率进一步上升;同时,公司财务费用将较大幅度增长,预计对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三是股价炒作风险。公司提示,自2025年2月至上述公告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85.03%,最近三个交易日平均换手率17.77%,存在炒作风险。
海南华铁曾表示,本次合同的履行预计有利于拓展公司算力服务业务的市场,预计平均每年产生营业收入约7亿元。但同时表示,合同中约定的总金额及各方后续签订的合同,不构成业绩承诺或业绩预测。
此外,《算力服务协议》发布前公司股价大幅异动。

从股价走势来看,以公告披露日3月4日为分界点(上图中箭头所示),披露前股价已大幅拉涨。从2月第一个交易日2月5日(此前为春节假期)到3月12日,海南华铁区间涨幅达138.58%。
记者还注意到,“牛散”章建平在海南华铁2025年一季报中新进十大股东榜,且一举成为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达4.23%,持仓当季末参考市值约8.99亿元。

此后海南华铁5月13日临时公告显示,章建平持股比例降至3.58%。而在2025年半年报中,章建平已不在前十大股东名单中。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