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大豆进口政策无进展延续弱势调整期)
上周五,BMD毛棕盘面弱势震荡,11月合约下跌0.16%,报收4376林吉特/吨。日线暂时仍在前期震荡区间之内。由于印度9月船期之后的进口利润仍差,国际棕榈油需求暂无改善。9-10月产区仍处于季节性增产季,产地库存或增,内外棕榈油盘面可能还在调整期。11月-次年2月国际棕榈油将进入季节性减产季,印尼供需预计非常紧张,价格可能再度走强。美盘方面,上周五中美领导人通话并没有涉及大豆,CBOT大豆及豆油夜盘不同程度下跌。美豆新作供需的重点,仍需看中美大豆贸易政策的变化。此外,继续关注美国生柴政策中SRE豁免量如何再分配,影响美豆油未来需求的边际预期。国内方面,上周五国内豆油日内冲高回落,菜油偏强。基本面看,国内大豆近期维持高进口、高压榨、高库存局面,豆油及豆粕延续季节性增库,供需压力大,豆粕已有胀库。目前中国12-1月船期巴西大豆进口利润很差,采购量很少。明年一季度国内大豆供需有缺口。缺口是否填补,取决于中国是否采购美豆及启动储备大豆拍卖。国内棕榈油维持供需双弱局面,中国进口加拿大菜系品种政策不改,国内菜油延续近弱远强预期。整体来看,9-10月可能仍是内外棕榈油的调整期,等待调整结束后棕榈油的减产季行情。此外只要中加菜系贸易政策没有变化、中国无大量澳洲菜籽采购,中短期菜油亦亦趋向走强。四季度国内豆油需求季节性转好,库存压力逐渐缓解,豆油预计跟随棕榈油被动趋强。
花生:(新米继续上市油厂收购或致反弹)
上周五,花生盘面大幅冲高回落。2601合约上涨0.08%,报收7844元/吨。供给方面,受降雨影响,近期豫南地区春花生上量放缓,豫北大花生收获晾晒受限。9月下旬到10月初仍有河南夏花生及东北新米上市压力。需求方面,目前下游逢低采购,批发市场到货量及走货量保持平稳增长。多数油厂处于观望状态,山东部分油厂少量收购新米,整体到货量不大。后期,国内新季油厂开收时间和收购政策是重点。油厂开收后,价格可能有反弹。
豆粕:(中美谈判未涉及农产品,连粕小幅反弹)
隔夜美豆11月收于1026,跌1.23%,创下一周以来的最低点,因为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中国国家领导人的通话未能就大豆出口问题达成一致。媒体报道,在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反倾销税后,中国最近几周从澳大利亚购买了多达55万吨油菜籽。中国还批准了另外两种转基因大豆品种。我们延续之前的观点,当前豆粕的行情主要偏短线,中长线机会依然难觅。我们维持之前的判断,美豆上下震荡频繁,多空题材轮流占据上风,多方在于生柴政策预期、贸易战解决预期,空方在于贸易谈判中农产品出口无进展、天气暂无题材。而在美豆下跌的过程中,巴西大豆出口CNF升贴水是反弹的,所以综合来看,进口成本端对于连粕的成本支撑并没有下移。巴西贴水当前的走势符合季节性,另外若中美迟迟达不成农产品出口协议,巴西大豆的溢价将增加。目前美国主产区天气暂无异动,美豆生长优良率较好,在这种局面下美豆难以突破980-1060的震荡局面。国内市场,逐渐进入到季节性的累库高峰,周度压榨量已经回升至往年同期高位,下游饲料企业的豆粕库存天数也回升至正常水平。供需基本面偏弱,但主要体现在现货基差上,连粕盘面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走。美豆价格以及巴西豆CNF升贴水将从进口成本端来支撑连粕,目前美豆区间运行,巴西豆贴水下方有支撑。操作上,连粕处在相对低位,建议继续以逢低做多的思路为主,由于天气市大行情暂时难觅,建议及时止盈。风险点在于中美达成农产品采购协议。
生猪:(现货偏弱运行,盘面震荡趋弱)
连盘生猪再度回落。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42万头,环比仅减少1万头,生猪产能去化节奏仍偏慢。钢联数据统计9月份生猪规模养殖场出栏计划环比继续增加,增幅为1.29%,9月份供应压力仍将继续释放。9月16日,农业农村部将召开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出台了一系列强制性措施,旨在稳定生猪产能、平抑价格波动。据悉这些措施包括要求前25家养殖企业年底前减少100万头能繁母猪、各省同步去化100万头母猪、限制2026年生猪出栏量、加强二育和体重控制、加大收储力度,并首次明确将猪价与国家经济安全直接挂钩。相对利于盘面反套。连盘方面,座谈会后近月合约接连下跌,现货弱势局面加剧盘面下行动力。据钢联数据,8 月全国新出生仔猪数量环比继续增加 0.22%,对应接下来的6个月的生猪出栏压力仍呈上升态势,即今年年底前的供应压力不容忽视。当前行业去产能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对于期货近月合约,建议仍以布局空单为主,远月合约因市场存在政策推动去产能的预期而相对受支撑,近月合约则持续受到现实供应压力的拖累,仍可继续关注近月与远月合约间的反套机会。
玉米:(新作高开,盘面震荡)
上一交易日隔夜美玉米基准合约收高0.1%,美国玉米种植带的农作物收获步伐加快,收获季节价格预计承压。近期美国玉米带大部分地区的农户积极收割作物,只有局部地区出现零星降雨导致收割延迟。尽管市场人士仍在关注单产报告,但美国农业部预测玉米产量将创历史新高,大豆产量也将创下历史第五。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9月11日当周,2025/26年度美国玉米净销售量为1,231,600吨,一周前为539,900吨。国内方面,近期东北及华北玉米新作上市供应有所增加,但新疆部分加工企业报价继续上调,亦有部分企业近日上调辽宁黑山、锦州港新季玉米收购报价,提振市场信心。连盘方面,新季玉米丰产预期下,预计四季度集中上市阶段价格走势仍将下跌,但因市场心态相对乐观,预计价格震荡偏弱运行为主,而短期玉米市场受新作高开、市场库存偏低、上市初期新作供应偏少以及新作上市前仍存天气变数影响,短期下跌空间相对有限,前低附近支撑预计较强,或有反弹,可关注东北新季玉米大量上市前盘面反弹后布局空单机会,因下方种植成本支撑较强,空单注意及时止盈。后面继续关注东北地区开秤及新季作物情况。
白糖:(偏弱震荡,北半球榨季尾声,关注原糖方向)
国际市场来看,9月、10月南北半球或各有新的话题。巴西25/26榨季压榨高峰期即将过去,最新双周数据显示巴西糖厂的高制糖比意愿仍在加强中,尽管存在含糖量和单产偏低问题,但巴西糖厂对制糖的偏好仍可能拉高本榨季食糖最终产量预期,中短期需要把控节奏,关注压榨高峰期过后巴西甘蔗可入榨量以及含糖量变化。北半球的24/25榨季即将结束,关注印度新季食糖出口意愿,或在10月中下旬对原糖盘面产生一定影响。长线继续看空国际原糖,预计四季度国际食糖供需格局继续趋向宽松。
国内市场来看,新旧榨季交替阶段出现大幅下跌行情,短期需要密切关注现货价格波动和产业方仓位变化。基本面来看,预期国内食糖25/26榨季产量或平稳略增,进口糖近期大量到港,国内食糖供应压力继续增加,国内供需基本面持续趋向宽松,中期需要关注甘蔗糖新糖开榨前的旧糖去库情况,或影响波段行情的时间节奏。原糖趋势方向未改之前,郑糖长线仍以高空策略为主。
棉花:(关注新花开秤价和收购情绪)
供给方面,旧作库存维持紧张,但市场注意力转移至新作。目前新作絮棉陆续上市且北疆小部分机采棉也有所收获,不过价格和衣分差距较大,参考意义有限,轧花厂收购情绪相对冷静。预计本周北疆各地陆续开秤,开秤和收购情绪将主导行情走向。产量方面,BCO将全国产量预期上调至742万吨,逐步接近市场主流预期,但与之仍有一段距离,或存继续上调的空间,丰产对于棉价会存在一定的抑制,不过周末疆内局部地区遭遇冰雹,或存小幅情绪提振。需求侧,下游消费逐步进入季节性旺季,虽然需求环比好转但整体氛围不及往年。现货方面,棉花交投冷清,棉纱报价随棉花走弱,交投氛围相对一般,布厂以小单短单为主,新增量不及往年。开机率方面,纯棉纱厂维稳,布厂持续攀升。库存方面,纱厂维持原料产品库存双去,布厂维持补库棉纱坯布去化的态势。综合而言,短期,基本面多空话题皆存,整体情绪偏弱,即便加工企业预售较多但抢收预期仍有限,叠加产量丰产下的供应压力对于盘面存有一定抑制。近期新花将陆续上市,密切关注开秤价和收购情绪。中期,随着新花上量盘面或延续回落。长期,关注明年补贴政策力度是否有所降低。
(文章来源:新湖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