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召回引关注 车企智驾要警惕“先上车后补票”现象

上观新闻 09-19 22:31

9月1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开了小米汽车召回的相关消息,大规模召回车辆的举动引发了网络关注,登上热搜。此次,小米汽车宣布召回的是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共计11.69万辆,约占小米汽车目前交付量的三分之一。

实际上,近年来车企大规模召回车辆的现象屡有发生,今年一月,特斯拉也曾宣布召回近120万辆车,宝马、奔驰也曾在去年多次召回车辆。既然是车企普遍情况,为何小米宣布召回有这么大的热度?这一方面是因为小米作为科技巨头跨界造车,自带的流量效应;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小米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多有争议。

具体来看,本次公告中对于召回原因这样表述:“车辆在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开启的某些情况下,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不足,若驾驶员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增加碰撞风险,存在安全隐患”。召回方式是“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升级辅助驾驶系统软件”。

小米汽车召回的公告

有的观点认为,小米汽车此次召回是通过OTA软件升级修复缺陷,无需车主到店,其实和普通的OTA升级没有区别。小米汽车公开召回是一种“老实”的表现。

笔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小米汽车正视辅助驾驶问题,通过召回手段公开修复缺陷是负责的表现,但遵守法规也只是车企的底线。在智驾安全这个最重要的问题上,车企不能靠“比烂”在市场立足。从过往多起事故看,小米汽车的辅助驾驶在极端场景确实存在缺陷。既然如此,就应在源头加强对辅助驾驶安全边界的把控。

当然,不可否认,极端场景问题是目前行业难点,也是世界性难题,但所有车企都面临同样的挑战。随着工信部新国标的征求意见稿发布,行业即将面临更加严格的测试要求。

新国标的一大特点就是建立场地试验、道路试验、文件检验相结合的多层级验证方案,特别是构建了道路交叉口、施工区、环岛、隧道等交通环境的试验场景,还增加了对踏板式两轮摩托车、临时障碍物、侧翻车辆等“中国特色”目标的探测与响应能力试验。这些要求都将推动整个行业对极端场景的重视与研究。

在新国标即将实施的大背景下,小米汽车的召回事件为整个智能汽车行业敲响了一记警钟。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安全责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车企必须摒弃“先上车后补票”的取巧思路,在产品设计、测试验证、营销宣传等全链条建立更加严格的安全标准与管理体系。只有将安全置于销量和速度之前,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原标题:小米召回引关注,车企智驾要警惕“先上车后补票”现象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首提“反内卷”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下月开标 专家:这是集采实施7年来一个里程碑批次
首提“反内卷”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下月开标 专家:这是集采实施7年来一个里程碑批次
每日经济新闻 26评论
国务院食安办等部门积极推进预制菜国家标准制定和餐饮环节使用明示
国务院食安办等部门积极推进预制菜国家标准制定和餐饮环节使用明示
新华社客户端 12评论
十大券商策略:下一波的线索是什么?股市不会止步于此 外资继续流入
十大券商策略:下一波的线索是什么?股市不会止步于此 外资继续流入
券商中国 5评论
周末要闻汇总:国新办9月22日将举行发布会 潘功胜、吴清等出席
周末要闻汇总:国新办9月22日将举行发布会 潘功胜、吴清等出席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644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摩尔线程上市影响 15大受益股
中央汇金竟然在A股重仓了4个固态电池股,汇金选股到底如何?
好消息,坏消息
周末利好,中央汇金重仓14个医药名单出炉,2个市值不足50亿
和而泰中阳,大盘周五收小阴,下周市场行情分析!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