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供需反转超预期 从辅助赛道迈向核心战场

上海证券报 20小时前
权威精选

“加价排队等电芯,还拿不到货!”

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期调研发现,亿纬锂能欣旺达瑞浦兰钧南都电源等企业的储能电芯订单需求激增,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

储能业务大多从光伏、动力电池、电力设备等企业的产业链延伸而来,上市企业将之视作增长的“第二曲线”。2025年半年报显示,亿纬锂能阳光电源瑞浦兰钧等企业的储能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持续攀升,逐步跃升为公司核心支柱业务。

2025年,当新型储能从能源行业的辅助赛道迈向核心战场,两个问题摆在面前:储能业务是否能够保持稳定增长及实现盈利,行业竞争格局又会如何变化?

从辅助业务到支柱业务

当前,锂电池企业的产品策略纷纷向“动+储”双轮驱动转型,不少头部企业已完成从“动力电池为主”到“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双轮驱动”的战略转身。

阳光电源的半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占比最大的产品从长期占据主导的“光伏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转换设备”切换为“储能系统产品”。

上半年,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实现营业收入178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上升至40.89%;光伏逆变器业务收入为153亿元,占比降至35.21%。这意味着,阳光电源正从光伏设备龙头向储能为主业的综合能源企业转型,储能对营收、利润的增长拉动明显。

瑞浦兰钧亿纬锂能的储能电池出货量也都超过动力电池。上半年,瑞浦兰钧的储能电池及动力电池的销量均高于去年同期,其中动力电池出货量为13.53GWh,同比增长78.5%;储能电池出货量为18.87GWh,同比增长119.3%,且储能电池的营业收入占比已达58.4%,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亿纬锂能上半年动力电池出货量达21.48GWh,同比增长58.58%;储能电池出货量超过动力电池,达28.71GWh,同比增长37.02%。

储能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在整体营收中占比的提升,与电池企业在储能业务上投注更多资源的战略定位相契合,反映出锂电企业押注储能行业的决心。

优质产能“强者恒强”

记者梳理上市公司半年报发现,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瑞浦兰钧、国轩高科鹏辉能源德赛电池派能科技欣旺达豪鹏科技正力新能等11家主流锂电池企业明确披露了储能业务收入。

其中,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的储能业务营收已超100亿元;中创新航、瑞浦兰钧等7家企业储能营收超过10亿元;豪鹏科技正力新能的储能营收超过1亿元。储能业务占企业总营收的比重从3.72%到87.62%不等。

但综观半年报,储能业务营收增速普遍低于出货量增速,行业整体仍“增收不增利”,价格竞争依然激烈。

欣旺达能源系统事业部大客户销售总监张宇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由于原材料价格下降、产能扩张和竞标压价,及大容量电芯技术突破带来的系统性降本等多重因素,储能电芯价格一度低位运行,随着主流原材料价格进入底部区间,加之市场优胜劣汰,成本下降趋势已至极限,预计未来降价态势趋缓。

当前,优质产能紧缺与低端产能过剩并存,不少中小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市场份额持续向龙头集中,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与品牌优势拥有阶段性溢价,呈现“强者恒强”格局。半年报显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产能利用率分别达89.86%和87.51%,正力新能、瑞浦兰钧也处于较高水平。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低碳用能与智能电力专委会会长应光伟认为,尽管存在产能结构性过剩,但满足高安全、长寿命、高度集成等要求的优质电芯产能不足的现状依然突出。“之前,行业整体产能释放,市场竞争加剧,叠加低质产能过剩引发的低价竞争,拉低储能电池平均价格,但今年初以来,头部电芯厂商满产满销,价格相对稳定。后续,储能电池价格下降空间有限。”应光伟说。

全球化成“必选项”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达226GWh,同比增长97%。其中前九名均为中国企业,国内企业储能电池出货在全球占比超过90%,海外大单屡屡刷新纪录。

据阳光电源2025年半年报,公司海外业务营收占比为58.3%,较2024年末的46.62%显著提升,上半年海外营收达253.79亿元,同比增长88.32%,成为业绩增长核心驱动力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伴随海外能源转型,新能源占比提升带动需求,以欧美为首的海外储能市场有望迎来需求放量。国产储能产业链具备明显优势,电芯、储能系统环节在全球的份额持续提升,海外储能厂商对中国产业链依赖程度较高。国信证券研报称,中东、东南亚、拉美、南非、印度等新兴市场多地存在电力紧缺问题,政府扶持政策频出,储能装机需求大幅提升,新兴市场有望成为储能企业出海的重要方向。

多位业内人士坦言,当前储能行业处于发展初期,面临准入门槛较低、产品参差不齐等现状,企业数量众多,但产品价格及服务能力跨度极大、差异明显。由于行业发展速度快,标准较产品迭代速度滞后,亟需完善行业标准以提升整体水平。

“长期来看,配储逻辑正从政策驱动向价值驱动跃迁,经济性与全生命周期收益能力成为检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在运营环节,需强化数字赋能,通过智能化算法优化运营策略,探索虚拟电厂等新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激活储能聚合价值。”应光伟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储能供需反转超预期 从辅助赛道迈向核心战场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特朗普称愿意对印度和中国大幅加征关税 外交部回应
特朗普称愿意对印度和中国大幅加征关税 外交部回应
中国新闻网 1321评论
六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六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新华社 1066评论
美股表现分化 纳指、标普创新高 甲骨文股价大涨
美股表现分化 纳指、标普创新高 甲骨文股价大涨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138评论
国务院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务院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央视新闻客户端 712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5家社保新进同一个公司,这15个被社保抱团,都是专精特新龙头
操作:牛归速回!大科技卷土重来,不等了,右侧大胆追,速速发车
A股具唯一性的军工龙头,净利率高达45%,中报业绩暴增99%
AI与固态电池双主线布局,这只基金如何做到近6月涨幅超52%?
周期起舞,有色板块凭什么领涨全场?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