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浙商大手笔:上亿资产无偿赠与

证券时报网 09-08 21:28

*ST海钦(600753)9月8日晚间披露,公司控股股东浙江海歆拟与公司签署《赠与协议》,将其持有的浙江亚兰特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下称“亚兰特制造”)51%股权无偿、无条件赠与公司。受赠完成之日起,亚兰特制造将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

浙江海歆由知名浙商钟仁海控股。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亚兰特制造总资产超1.2亿元,净资产逾8800万元。纳入该公司对*ST海钦的保壳大有裨益。

亚兰特制造于5月13日由浙江亚兰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亚兰特科技”)出资设立。7月25日,亚兰特科技将亚兰特制造100%股权转让给了浙江海歆。

亚兰特科技为浙江海歆关联方鸿基石化的子公司。此前,亚兰特制造通过向亚兰特科技购买部分设备、土地、房产等经营资产,引入部分生产经营人员,承接了亚兰特科技改性塑料与合成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

5月至7月,亚兰特制造实现营业收入3139.4万元,净利润为116.57万元。

对于上述赠与行为,浙江海歆表示是为充分支持*ST海钦业务发展,优化上市公司业务结构,提升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盈利水平。

改性塑料属于聚丙烯产业链下游。近年来,我国塑料产业凭借产业集群与技术进步,实现量质齐升。塑料通过改性可以显著提升性能,从而拓展更大的应用范围。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年,我国改性塑料产量预计为3421万吨,塑料改性化率已升至26.83%,但距全球主要发达国家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ST海钦认为,随着国民对食品级、医疗级等高端、安全、环保产品的需求日益提升,以及家电出口与消费量的扩大、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确立,改性塑料的传统应用领域得以持续拓展,高性能改性塑料的需求得以不断增加。同时,随着新兴产业的设备设施对材料轻量化、高强度、耐热性等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改性塑料开辟大量新兴应用场景。

“受赠有利于公司提升经营发展质量,进一步优化主营业务结构,拓展改性塑料等化工新材料业务。”*ST海钦表示,未来公司将逐步拓展聚丙烯产业链下游的业务范畴,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对于*ST海钦而言,亚兰特制造有望大大增加公司的资产厚度。

4月末,因公司相关财务数据未达标,*ST海钦股票遭“披星戴帽”。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有关规定,若公司出现“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值”等情形,公司股票将可能被终止上市。

今年上半年,*ST海钦实现营业收入3.25亿元,净利润为746.87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净资产为402.91万元。而截至7月末,亚兰特制造总资产为1.21亿元,净资产为8844.85万元。

回头来看,自2024年3月入主*ST海钦以来,浙江海歆方面对上市公司予以了诸多支持。此前,浙江海歆委派的新管理团队推动了*ST海钦的业务转型,在大宗煤炭交易的基础上增加液化石油气大宗商品分销业务。2024年,上市公司此项新增业务获得逾1.6亿元的营业收入。

去年10月,浙江海歆宣布向*ST海钦及子公司提供合计最高额不超过7000万元的财务资助。9月8日晚,*ST海钦再度披露,浙江海歆拟提供不超过1亿元的财务资助。两次财务资助的利率均不高于同期LPR;且上市公司方面无需提供抵押、质押等任何形式的担保措施。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文章作者:曾剑
原标题:知名浙商大手笔:上亿资产无偿赠与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全球市场:标普、纳指收盘续刷纪录高位 甲骨文涨近36%、股价创新高
全球市场:标普、纳指收盘续刷纪录高位 甲骨文涨近36%、股价创新高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187评论
A股上演减持潮 月内400多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宣布成功“套现”
A股上演减持潮 月内400多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宣布成功“套现”
华夏时报 66评论
为期3个月 六部门联手整治汽车行业“黑公关”“口水战”乱象
为期3个月 六部门联手整治汽车行业“黑公关”“口水战”乱象
北京商报 203评论
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批 范围和功能分区也定了
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批 范围和功能分区也定了
界面新闻 29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5家社保新进同一个公司,这15个被社保抱团,都是专精特新龙头
操作:牛归速回!大科技卷土重来,不等了,右侧大胆追,速速发车
社保新进埋伏46个专精特新龙头,毛利率超过50%的高成长股
来日方长
AI与固态电池双主线布局,这只基金如何做到近6月涨幅超52%?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