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李薇
日前,主营金融IC卡与通信模块的恒宝股份(002104)交出的半年度成绩单令市场再度失望:营收、净利连续第二年双降,二季度净利润同比骤降近七成。与此同时,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钱京在4月至6月累计减持971万股,套现约1亿元,引发投资者对于管理层信心的疑虑。
收入端:两大核心业务全线收缩
公开资料显示,恒宝股份主要为银行、通信、政府公共服务部门、防务、交通等多个行业提供高端智能化产品及数字安全解决方案等服务,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磁条卡、密码卡和IC卡等卡类产品及其相关操作系统软件等。
该公司近一年和近期的业绩明显承压。2024年,公司出现营利双降的情况,其营收为9.03亿元,同比下滑28.47%;归母净利润为9501.87万元,同比下滑39.7%。
半年报显示,恒宝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0亿元,同比下降8.64%;归母净利润3535万元,同比下降44.41%;扣非净利润2258万元,同比下滑50.06%。其中,二季度单季营收1.83亿元、净利润1141万元,降幅分别扩大至21.91%和69.44%。
公司收入结构高度依赖“制卡类”与“模块类”两大传统业务。上半年,制卡类产品贡献收入3.36亿元,占总营收的78%,但同比仍下滑8.8%;模块类产品收入9150万元,占比21%,同比下降5.2%。华北、华东两大传统优势区域合计贡献收入2.2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5.59%和9.89%;西南、西北、东北等区域亦无一幸免,降幅在20%—40%之间。
尽管公司强调“产品结构向系统平台及数字化解决方案转型”,但在半年报中坦言,新业务尚处孵化期,市场规模、落地模式仍待验证,短期内难以弥补传统业务的下滑。
海外业务:收入倍增却难带动整体增长
为对冲国内需求疲软,恒宝股份加速出海。
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海外市场收入7287万元,同比大增126.3%,占总营收比重升至16.9%。但海外市场的增量难以带动公司整体收入的增长。
利润端:四成净利来自投资收益,毛利率创四年新低
利润下滑的直接原因,是毛利率的普遍恶化。上半年,公司整体销售毛利率28.91%,同比下降5.53个百分点,创近四年来同期新低。其中,制卡类毛利率33.74%,下滑6.46个百分点;模块类毛利率10.80%,下滑2.43个百分点。
此外,两家核心子公司继续亏损:江苏恒宝智能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与恒宝国际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录得亏损349万元、54万元,已连续两年未能盈利。去年新设的上海阳明守仁科技有限公司仍处于建设期,尚未贡献收入。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盈利“含金量”不足。上半年,717万元的投资收益与698万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合计占归母净利润的40.04%,意味着主营业务的造血能力进一步弱化。
股东动向:董事长减持1亿元,董事跟进
在业绩疲软之际,管理层却选择高位减持。4月25日至6月27日,钱京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累计减持971万股,占总股本的1.37%,减持均价约10.3元/股,套现约1亿元。减持完成后,其持股比例由20.32%降至18.95%。
7月7日,公司董事、副总裁高强亦减持19.75万股,套现397万元。
接连的高管减持,引发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质疑:“是否意味着对公司长期发展缺乏信心?”恒宝股份仅回应称“减持系个人资金需求,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行业观察:金融IC卡进入存量竞争,转型窗口期缩短
产业层面,国内金融IC卡渗透率已超过95%,新增发卡量逐年递减。通信模块虽受物联网需求拉动,但价格竞争加剧,毛利率普遍低于20%。恒宝股份试图以“数字安全+系统平台”切入政务、交通、防务等场景,但面对东信和平、天喻信息等对手的先发优势,其平台化转型尚未形成规模收入。
“海外可以带来增量,但很难带来高利润。”一位券商通信行业分析师表示,“公司需要在成本控制与产品升级之间找到平衡,否则盈利下滑的趋势难以扭转。”
展望:现金流承压,研发投入能否见效待考
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1.12亿元,较去年同期扩大近两倍;账面货币资金4.7亿元,同比下降18%。与此同时,公司研发费用率维持在10%左右,高于行业平均,但尚未转化为可兑现的订单。
业内人士指出,恒宝股份正处于传统业务见顶、新业务尚未起量的“青黄不接”阶段。若不能在2025年底前完成关键客户的平台化落地,管理层或面临更大的业绩压力。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