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多维驱动 促进学校科技工作快速发展

中宏网 07-21 15:16

2024年6月,“2024中国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竞争力排名”发布,在这个由380余所民办本科高校组成的队伍中,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居第25位,保持在A类阵营(前5%-10%),这是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连续3年进入A类阵营。

从“名不见经传”到科研竞争力稳居全国民办高校前列、拥有与公办高校同台竞争的硬实力,这份成绩单背后是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这所由企业创办的大学对科研生态的不断重构——科研经费连年增长、科研成果频获大奖、国家级别项目实现突破、科研成果转化初见成效,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用了近20年时间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实现了从“民办新军”到科研“优等生”的转型。

破茧之旅——从“科研凹地”到“创新沃土”

“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升本初期,科技工作基础比较薄弱,条件也比较落后。”谈到学校科技工作在起步时期的艰难状况,学校董事长、校长赵超教授记忆深刻。

2008年升本之初,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像一株刚刚破土的幼苗。作为由著名上市公司步长制药创办的民办高校,医药学科专业是其立身之本,但科研基础也几乎为零:实验室里只有几台陈旧的设备,年科研经费不足百万,教师更是习惯于“备课上课”的常态。“当时有人质疑,民办高校还搞什么科研?能把这些基础有限的学生教好就不错了。”科技处处长翻开已经发黄的工作笔记,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当年的步步艰辛。

即便是这样艰苦的环境,学校领导班子依然没有动摇努力推进科研工作的决心。“学校传承步长创业精神,以建立管理制度为统领、提升教师学术能力为抓手、资助项目和奖励成果为杠杆,全力推进学校科技工作开好头、起好步。”赵超说。

2009年,学校果断启动“百万工程”,每年挤出百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教师科研能力培养和科研工作奖励。这笔在当年堪称巨款的投入,像星星之火点燃了沉寂的沙漠。“百万工程”激发了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内生动力,实现了发现人才、培育项目、培植方向的目的,奠定了科研的坚实基础。

2017年,从陕西省教育厅传来喜讯:陕西中药绿色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落户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这是全省首个由民办高校牵头的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标志着学校科研从个人“自由探索”走向“组织系统布局”。此后5年,学校科技工作似春风吹拂的大地: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咸阳市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生物效应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这些闪亮的铭牌,像一簇簇怒放的鲜花,昭示着勃勃的生机。

2021年,学校领导班子再次做出战略部署:将科技工作的定位从“服务教学”升级为“驱动发展”,确立“需求导向、校企协同、突出特色”的战略。这声霹雳春雷又一次激活了熟睡的种子——2022到2024年,学校科研经费增长近3倍,2024年突破64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现零的突破,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达19项;中药质量评价体系获国家社科基金支持,校企联合完成的“脑心通胶囊工艺优化”项目带动企业产值提升15%。

学校科研发展逐步驶上快车道。

裂变之基——科研硬实力的立体拼图

在咸阳高新区,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中药绿色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格外醒目。步入其中,仿佛走进未来实验室:高分辨率飞行时间质谱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凝胶成像仪……价值2000万元的100余组先进设备高效运转,每天解析数百种中药成分。“这里每天产生数百组数据,等于为中药研究装上了‘透视眼’”。中心负责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刘峰教授介绍。

先进的科研平台为学校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舞台。2022年,学校中药研究院黄壮壮老师主持的项目《基于MRM定量蛋白组学和BP神经网络的蒙药冠心舒通方质量标志物与生物效应定量相关性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批准直接经费52万元,实现了学校国家基金项目“零的突破”。

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高层次的平台团队不断涌现,科技创新成果频出: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健康文化研究中心”累计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出版《中医药文化传播研究》等专著12部;依托珠宝学院的“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宝玉石陈列馆”获批“咸阳市科普教育基地”和“咸阳市科普示范基地”,年均接待参观者超万人次;学生开发的“宝石鉴定VR系统”获软件著作权。截至目前,学校依托企业办学优势,围绕国家“大健康”发展战略,搭建了校企共建科研平台,与步长制药公司共建博士后工作站1个,拥有陕西省生物医药创新技术院士专家工作站、陕西省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共享平台等省厅级科研平台30个;承担厅局级及以上科研项目77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6项;获得省厅级科技成果奖41项,其中陕西省科技进步奖3项。

此外,学校还建有实验实训场所20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获批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省级众创空间孵化基地、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省级实践教育基地12个。

这些平台不仅承载着科研使命,更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近年来,学校依托平台孵化出“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3个,培育校级科技创新团队24个,中药研究院的彭修娟教授获“第八届咸阳青年科技奖”。作为由著名上市公司步长制药创办的民办高校,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坚持深耕校企合作,打开了科研成果转化的“通道”。

在学校与步长制药共建的“生物医药创新制药技术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研发总监李志强博士与高校教授王建国正就“中药二次开发”展开深入讨论。“我们为企业攻克了3个技术难题,他们为我们提供了500万元科研经费”。王建国展示的合作协议见证着校企合作的硕果。

2024年,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迎来爆发年:横向项目激增至570项,与陕西中医药大学联合研发的“中药配方颗粒制备技术”以500万元转让给步长制药;更令人欣喜的是转化成果结构的变化——60%来自校企联合研发,30%来自技术转让,10%来自政府购买服务——这组黄金比例,标志着学校真正畅通了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最后一公里”。

科教融汇——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之路

在青年教授彭修娟的办公室里,摆着一排闪亮的奖杯:咸阳市自然科学奖、陕西高校科技成果奖……这位曾作为核心成员参与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中药研究院筹建的“老人”,也是学校的“科研新贵”,是学校人才自主培养的典型代表。“学校设立的青年创新团队专项,让我们这些‘科研新兵’也能牵头重大项目”。她的团队已有3名教师晋升副教授,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篇。

除了彭修娟所在的团队,依托医药学院“中药质量标志物发现及应用创新团队”和“西北特色中药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创新团队”、依托信息工程学院“机器视觉与中药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团队”等也先后获批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近三年,学校授权专利138件,在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中,一批优秀的青年创新团队成长起来,一批思路开阔、敢于创新、能担大任的科研人才走向成熟。

如今,学校已组建起由2名院士、5名国家级领军人才、30名省级教学名师构成的“高层次学术智库”,承担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119项,出版专著146部,授权专利585件,科研成果转化创造经济效益超5亿元。

“大学必须充分发挥科技活动、科技资源和科技文化的育人作用,把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在分管科研工作副校长甘世平看来,科研与教学就像一条粗绳的两根细股,要互相拥抱、协同支撑。

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科技进步也持续助力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2023年、2024年,学校分别举办了科技工作服务教育教学案例征集与评选活动,共征集案例211项,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典型案例17项,优秀典型案例27项,以及典型案例54项。

案例征集与评选不仅是一个汇聚科研教学精英、分享反哺教学成果、交流科研育人经验的活动,更是学校未来科研、教学协同发展的“进军号”。“科研反哺教育教学是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要将科研反哺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征集与评选活动常态化、规范化,进一步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功能。”甘世平说。

在一批名师的带领下,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稳步提升。目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建有省级一流课程1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4门,省级线上特色课程1门,省级优秀教材4部;承担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92项,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

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人才,学校持续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英国、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10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泰国南部科技学院合作编撰出版《中医药科学教育传播书系》,并成为教育部首批“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计划”项目学校;与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新加坡培根国际学院、泰国瓦拉亚隆宫皇家大学、马来西亚敦阿都拉萨大学等校开展育人项目;与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大学共建国际史记学文化中心;面向师生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研学等活动,推进师生学历提升,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局面。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释放创新活力,产教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文化基因传承熔铸精神内核。未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将继续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宗旨,深耕中华传统医学人才培养与创新发展,构建“强商兴药、多科融合”的国际化中医药教育体系,筑牢科技创新深厚根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推动科技工作提质增效,努力形成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科技、科技提升教育的“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专业结构合理、学科特色鲜明、国际化水平较高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文章来源:中宏网)

文章来源:中宏网
原标题: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多维驱动 促进学校科技工作快速发展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特朗普:将对大部分国家征收15%至50%的简单关税
特朗普:将对大部分国家征收15%至50%的简单关税
央视新闻客户端 76评论
全球市场: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纳指、标普500指数创收盘新高
全球市场: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纳指、标普500指数创收盘新高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58评论
特斯拉二季度营收、净利润下降 马斯克称接下来可能面临几个艰难的季度
特斯拉二季度营收、净利润下降 马斯克称接下来可能面临几个艰难的季度
财联社 32评论
今夜大利好!美欧贸易协议传来好消息
今夜大利好!美欧贸易协议传来好消息
中国基金报 45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机器人利好 晚间四大消息
上证指数15分钟周期理论运行趋势图如图所示,今日沪指在我的预期观点之内如约上攻至
早盘观察:蓝筹拉抬,题材股暂歇。
又到了要变奏的关口
御银股份:稳定币ATM机落地!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