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晚,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对证券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的执业质量情况进行了评价,并发布评价结果。结果显示,103家券商中,申万宏源以149.30的综合得分位居榜首。排名前十的券商还包括:国投证券、东兴证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开源证券、国泰海通、国信证券、华泰证券、银河证券。
近日,北交所在行业内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发行上市审核动态,对发行人及中介机构信息披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同时通报自律监管实施情况,针对6家申报项目中存在的中介机构执业质量问题,记录6次执业质量负面行为,涉及6家保荐机构。
前十榜单发生较大变化
记者了解到,证券公司执业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专业质量得分和合规质量扣分,在基础分值100分之上进行增加和扣减,最终以合计分值进行排名。
综合来看,今年二季度合计分值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别为申万宏源(149.30分)、国投证券(140.55分)、东兴证券(134.60分)、中信建投(132.75分)、中信证券(124.80分)、开源证券(124.78分)、国泰海通(124.53分)、国信证券(122.60分)、华泰证券(121.73分)、银河证券(119.24分)。
与一季度的评价结果相比,前十榜单发生了较大变化。申万宏源综合分数从一季度的第六位跃升至第一位,合并后的国泰海通也进入榜单前十,此外,国投证券、东兴证券顺利跻身前十。而东吴证券、国金证券、东方财富则跌出了前十榜单。
各家券商在细分业务上呈现出差异化情况。例如,在北交所保荐业务专业质量得分方面,申万宏源、国投证券、东兴证券以16分并列行业第一;在北交所发行并购业务专业质量得分方面,申万宏源、东兴证券的得分均达到了12分以上;在北交所做市业务专业质量得分上,中信证券以4.92分大幅领先。
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还给出了各券商在经纪和研究业务领域的专业质量分数。具体来看,经纪业务方面,综合排名第11位的东方财富以16.74的得分居首;研究业务方面,开源证券以9.28的得分居首。
在合规质量扣分方面,记者注意到,东方证券在北交所保荐业务被扣12分,此外还在全国股转公司推荐挂牌业务上被扣4分,综合来看,东方证券最终的综合得分已经低于100分,以96.46分位列倒数第一。民生证券在北交所保荐业务上被扣10分,最终综合得分100.21分,位列第97。
6家券商执业质量被记负面
北交所在最新一期发行上市审核动态中通报了2025年上半年监管情况。2025年1月至6月,北交所针对15家申报项目中存在的信息披露违规、中介机构执业质量问题,采取公开谴责1次、出具警示函2次、口头警示10次、要求提交书面承诺8次,涉及15家发行人、10家保荐机构、3家会计师事务所、1家律师事务所,23名保荐代表人、9名签字注册会计师、2名签字律师等。
北交所针对6家申报项目中存在的中介机构执业质量问题,记录6次执业质量负面行为,涉及6家保荐机构。针对在审项目开展现场督导或配合证监会派出机构开展现场检查3次,涉及3个申报项目。
从通报的一则案例来看,某公司在问询回复中披露,未签署任何经销协议,不存在经销商管理制度,但该公司与2家公司曾签署特许经销协议、发放销售权证。保荐机构未督促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及问询回复中准确、完整披露销售模式等相关信息。同时,该公司及其保荐机构还存在其他违规行为。
针对上述情况,北交所对上述公司及其董事长、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采取口头警示并要求提交书面承诺的自律监管措施。
严把信息披露质量关
北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北交所受理115家企业的公开发行并上市申请,上市委审议通过12家,证监会注册通过7家,上市6家,融资金额(不含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为19.23亿元。
再融资审核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北交所受理13家企业的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2家企业的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申请,证监会注册通过5家,5家已完成发行,累计融资金额13.50亿元。
有市场主体结合在审企业的业绩表现就北交所上市标准是否发生变化提出咨询,从北交所最新发布的发行上市审核动态文件的表述来看,标准没有任何变化。北交所称,符合前述上市标准且满足其他发行上市条件要求的企业,可以依规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北交所严格按照前述上市标准开展审核工作。
北交所强调,为督促发行人及中介机构做好信息披露文件自查把关,结合前期信息披露方面的常见问题,提示关注基本信息方面的准确性、申请文件更新内容的一致性、财务信息方面的数据内容及格式准确性、财务数据勾稽关系准确性及合理性、信息披露内容齐备性和规范性等。
北交所表示,发行人及中介机构应依规做好信息披露文件的把关。对于信息披露文件存在错误情形的,将结合具体情形依规采取出具监管工作提示、记录负面行为等措施,对情节较重的将采取自律监管措施或纪律处分。对于信息披露文件内容存在明显瑕疵,严重影响投资者理解或者审核的,将依据审核规则的规定予以终止审核。多次发生相关问题的,将依规开展执业质量现场督导。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