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新机遇!券商投行业务生变:转型综合金融服务商,“换挡”港股IPO

界面新闻 07-18 17:43

今年,A股新股发行数据尚在低位徘徊。

中信证券研报,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新股发行数量40只,同比上升33.3%;发行规模合计327.5亿元,同比仅上升13.2%。主板、科创板、创业板的新股发行规模分别为171.33亿元、56.19亿元、99.99亿元。

具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A股新股发行数量虽同比上升33.3%,但这一数据仅相当于2021年上半年(245只)的16.3%、2022年上半年(218只)的18.3%,甚至不足2023年上半年(161只)的25%,绝对值仍处于近五年最低区间。

募资规模方面,2025年上半年募资327.5亿元,仅为2021年同期(2109.56亿元)的15.5%、2022年同期(1455.42亿元)的22.5%,2023年同期(1610.32亿元)的20.3%。

券商投行被称为企业连接资本市场的助推器,此前投行业务马太效应显著,大中型券商成为绝大多数IPO项目的主推荐商。如今IPO发行持续保持低位,券商投行的工作重点发生了哪些变化?

采访中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不少券商开始发力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型。

中信证券(600030.SH)强调重点加强对国家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关重点客户的服务;中金公司(601995.SH)提出全力以赴服务国家战略,加强A股能力建设,拓展优质企业覆盖面,优化业务布局,全面发力股权、债务融资及财务顾问业务。国金证券(600109.SH)新设了新兴产业与战略事业部,开拓资本战略咨询业务。申万宏源(000166.SZ)提升“行研+产研+投行”协同模式有效性。

“目前投行业务协同发展是投行服务企业全周期发展的趋势。投行要强化全业务链优势,需深入洞察企业上下游产业,拓展服务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提升准入、协同、风控等各方面专业性。”华泰联合证券有关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

近年来,投行业务愈发重视专业能力提升与风险防控。“各券商应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投行业务人员专业素质,严格把控业务风险,完善风控体系,当好资本市场‘看门人’。”中泰证券(600918.SH)对界面新闻表示,将不断完善投行业务内控体系,持续提升业务执业质量。

中小券商则结合地方产业需求,发力特色业务。财达证券(600906.SH)对界面新闻称,将持续巩固并扩大债权业务规模,提升在河北省省内市场占比;中原证券(601375.SH)称坚持“河南资本市场战略性载体”功能定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此外,A股IPO风向也出现一些变化。广发证券(000776.SZ)投行业务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2025年监管层释放出积极的信号,例如强化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允许未盈利硬科技企业上市(如西安奕材获科创板受理);优化审核流程,提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新能源)的包容性。消费类企业如技源集团(膳食营养补充剂)、古麒绒材(羽绒产品)等通过审核的案例增多,显示监管层对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的消费企业持开放态度。这使得相关企业更有信心和动力推进上市进程。此外,A股IPO排队企业数量骤减,监管层释放‘常态化审核’信号,企业对市场改善的信心增强。”

港股IPO市场持续回暖。2025年上半年,港股主板共有42宗IPO,首发募资金额合计约1067亿港元,同比激增约708%。这一募资额不仅大幅超过2024年全年约876亿港元,也超越了2023年全年的约463亿港元。

政策红利释放、中资企业国际化布局加速以及港交所市场改革深化,共同推动了港股IPO热潮。港交所于2023年3月新增特专科技公司18C章节,允许尚无收入、无盈利的“专精特新”科技公司赴港上市,补足了港股市场“硬科技”短板。同时,港交所优化上市机制,推出符合资格A股公司快速审批时间表,吸引更多内地企业赴港上市。

面对港股市场机遇,券商积极布局跨境资本运作领域。中信证券对界面新闻表示,“将加强港股股权融资、GDR以及东南亚等海外市场股权融资业务,开拓中资离岸债、海外市场美元债等债权业务,以及跨境并购业务,提升国际竞争力。众多券商通过加强与境外机构合作、培养跨境业务人才等方式,提升跨境服务能力,把握港股市场的发展契机。”

对此,国金证券对界面新闻表示,“公司计划持续加码投入,进一步深化在港股IPO市场的战略布局。”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将聚焦科技、媒体及通信(TMT)、消费零售、医疗健康、先进制造、金融科技、新能源等优势赛道深耕细作,组建行业专精化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港股IPO受理情况也颇为可观。广发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陈福对界面新闻表示,“预计自2025年下半年起,A股公司赴港股发行上市的热潮将更加显著。从2023年至2025年6月港股IPO保荐人的竞争格局来看,中资券商的地位明显提升,其中中金、华泰、中信、国泰海通的市占率位居前列。港股上市浪潮将直接带来港股上市费用的增长,那些在港股市场敞口大、港股投行收益高的一流投行有望从中受益。”

“从边际角度看,A股股权融资节奏有所改善,港股市场则持续活跃,同比提振效果显著。在投行业务生态演进过程中,那些企业客户资源更丰富、专业服务能力更强以及跨境服务能力更具优势的头部券商,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随着融资端改革的不断落地,预计服务新质生产力和提升并购重组服务能力将成为投行业务的重要发展方向。”国泰海通证券分析师刘欣琦对界面新闻分析。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瞄准新机遇!券商投行业务生变:转型综合金融服务商,“换挡”港股IPO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全线飙升!重磅“驱动”突袭!人工智能相关热度升温!
全线飙升!重磅“驱动”突袭!人工智能相关热度升温!
券商中国 70评论
A股三大指数小幅下跌 医疗器械板块涨幅居前
A股三大指数小幅下跌 医疗器械板块涨幅居前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162评论
重磅消息 龙头创历史新高 人形机器人新细分领域火了 概念股稀缺(附名单)
重磅消息 龙头创历史新高 人形机器人新细分领域火了 概念股稀缺(附名单)
证券时报网 297评论
顺周期暴涨!四部委出手“反内卷”
顺周期暴涨!四部委出手“反内卷”
中国基金报 587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科技利好堆积 历史罕见 晚间四大消息
A股正处于牛市的起点上!
低位补涨将全面开启!
由于三浪行情太容易判断,所以最近停更一段。2025.7.24
第一创业的走势简评!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