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家央企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亮眼:19家净利翻倍,电力、船舶、稀土三赛道狂飙

华夏时报 07-18 15:29

随着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告陆续披露,市场表现亮点纷呈。据统计,共有7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报喜。其中,32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家公司实现扭亏,另有25家公司减亏。

从增幅来看,业绩增长的势头尤为强劲。1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归母净利润预增上限超过100%,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同时,多家央企也实现了大幅扭亏,为市场带来了积极信号。

从行业分布来看,电力装备、船舶制造、稀土等行业景气度高企。这些产业链上的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不俗,为市场的整体表现增添了亮点。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良好,主要得益于国家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以及企业自身深化改革的成效。一方面,基建投资、制造业升级等政策带动了相关行业需求增长;另一方面,央企通过优化管理、技术创新等措施提升了运营效率。此外,部分行业如电力装备受益于新能源建设加速,船舶制造受全球航运复苏带动,稀土则因新能源车、风电等下游需求旺盛而表现突出。

电力行业政策引领,需求激增

近年来,我国积极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这为电力装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动能。

早在2022年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来,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下,电力行业加速市场化转型,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电力资源正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

随后,工信部印发的《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明确指出,要发挥电力装备行业带动作用,力争2023—2024年电力装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达9%以上。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真正实现跨电网经营区协同配置资源,是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重要成果,为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按下“加速键”。

政策的支持加上国内电力装备需求的旺盛,使得电力行业在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上半年,中国大唐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华银电力业绩表现抢眼,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至2.2亿元。公司表示,业绩大增主要受发电量增加和燃料成本下降等因素影响。至此,华银电力已成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中的“预增王”,同比预增上限高达约44倍。

上半年,我国电网建设迎来高潮,聚焦主电网优化、配电网补强,以及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两大巨头,2025年计划投资额均创历史新高。电网投资的快速增长,以及特高压建设的加速推进,为电气设备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国电南自保变电气等企业业绩显著增长。国电南自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1.89%至225.66%,保变电气则预计同比增长229.15%。

船舶、稀土行业订单饱满,业绩飙升

船舶行业是另一大亮点。

进入今年上半年,全球造船业的景气度虽开始明显回落,但根据克拉克森最新披露的数据,中国船厂以10.04百万CGT、370艘的成绩位居首位,占据全球订单的52%,船舶制造企业的订单量持续饱满。

记者注意到,多家央企上市公司在上半年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大幅增长,其中有的甚至翻倍。中国船舶中国动力中国重工中船防务4家以船舶制造为主业的央企控股上市归母净利润预计增幅均实现倍增。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重工中船防务预增上限均超过200%。上述4家公司上半年的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精准把握船舶行业发展态势,进一步发挥主建船型批量建造优势,提升精益管理水平,推动民品船舶交付量增加,且价格同比上涨,建造成本管控得当,多重因素共同促成经营业绩的显著提升。

稀土行业同样表现出色。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稀土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产业的快速发展,稀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价格也随之攀升。

日前,中国稀土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6亿元—1.76亿元,同比扭亏。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中国稀土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报告期内,稀土市场行情整体上涨,公司强化市场研判,有效把握稀土产品价格回升契机,调整营销策略,实现销售同比增长。公司推动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优化升级,持续提质增效。

“这些行业的高增长具有一定可持续性。”张新原对本报记者说道,电力装备行业受益于全球能源转型和国内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船舶制造业受绿色船舶更新需求和国际航运业复苏双重驱动,稀土行业则因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期需求支撑。这些行业背后都有国家战略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预计未来3至5年仍将保持较好发展态势。

此外,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不俗,如何抓住行业机遇,实现业务增长和盈利提升?张新原对此表示,以下措施有效帮助企业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首先紧跟国家战略方向,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如电力设备企业加大新能源领域投入;其次,加强技术创新,船舶制造企业研发绿色智能船舶抢占市场;再次,优化供应链管理,稀土企业通过上下游协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后拓展国际市场,部分企业抓住海外基建和能源项目机会实现业务增长。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文章作者:刘昱汝
原标题:79家央企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亮眼:19家净利翻倍,电力、船舶、稀土三赛道狂飙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全线飙升!重磅“驱动”突袭!人工智能相关热度升温!
全线飙升!重磅“驱动”突袭!人工智能相关热度升温!
券商中国 66评论
A股三大指数小幅下跌 医疗器械板块涨幅居前
A股三大指数小幅下跌 医疗器械板块涨幅居前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152评论
重磅消息 龙头创历史新高 人形机器人新细分领域火了 概念股稀缺(附名单)
重磅消息 龙头创历史新高 人形机器人新细分领域火了 概念股稀缺(附名单)
证券时报网 295评论
顺周期暴涨!四部委出手“反内卷”
顺周期暴涨!四部委出手“反内卷”
中国基金报 587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科技利好堆积 历史罕见 晚间四大消息
A股正处于牛市的起点上!
低位补涨将全面开启!
由于三浪行情太容易判断,所以最近停更一段。2025.7.24
第一创业的走势简评!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