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300750/03750)再一次加码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产品。
7月14日, 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智能”)与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3出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基于宁德时代磐石滑板底盘(以下简称“磐石底盘”)平台,探索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全生命周期最优运营策略,共同推进Robotaxi的创新发展。
此次与T3出行的合作,时代智能将基于磐石底盘技术架构,为T3出行适配换电、全线控等电动智能化技术方案。
磐石底盘承载了宁德时代从动力电池霸主向智能汽车时代基础服务商转型的野心——不再局限于“电池供应商”,而是通过底盘平台整合电驱、热管理、智能驾驶等核心部件,成为智能汽车的“底层技术供应商”。
业绩下滑隐忧
“宁王”之所以急于开辟动力电池之外的第二曲线,包括拓展具身智能、布局线下mall等生态,源自其业绩增长承压。财报显示,2024年,宁德时代实现营收3620.13亿元,同比减少9.70%,是其2018年6月上市以来首次下滑。

宁德时代近五年营收及净利润(数据来源:百度自选股)
更致命的是,锂电投研指出,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在2024年达到历史最高,约37.9%,较2023年提升1.3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市场份额升至45.1%,但海外市场份额较2023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在市场份额占比几乎触及天花板的情况下,“宁王”的存货压力进一步加大。2024年末库存达106GWh,创历史新高。从存货分类来看,库存商品108.47亿,发出商品238.14亿,按照106GWh库存计算,折合成本价格约0.32元/Wh,估算发出商品约60-70GWh,较2023年末的35-40GWh(锂电投研估值),增长约70%。
正是在此形势下,2024年4月北京国际车展,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首次公开亮相。 当年12月,宁德时代在上海正式发布CIIC超高安全旗舰版本——磐石底盘,做到带电情况下120公里/小时正面碰撞不起火、不爆炸;并宣布阿维塔将成为全球首个搭载磐石滑板底盘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2025年来,宁德时代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开始加速。2025年2月宁德时代与百度(09888/BIDU)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无人驾驶与数智化两大核心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推动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的普及与发展,以及AI在工业上的应用和推广。6月,宁德时代与哈啰出行、蚂蚁集团共同出资30亿元成立Robotaxi公司“造父科技”,聚焦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研发与商业化。同样在6月,宁德时代还领投了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介入具身多模态大模型通用机器人研发。
磐石底盘被定位为“高效移动能量载体”,拥有上下车体解耦的产品逻辑,机械高度集成,三电系统底层融合的综合能量管理体系,开放的软件接口和应用生态。它号称能为智能驾驶系统提供标准化硬件平台和适配接口,可以大幅简化智能汽车从设计研发到量产制造的流程。据官方口径,基于该底盘的标准化接口设计理念,采用磐石底盘的整车量产时间大幅缩短一半以上,由传统的36个月降至12-18个月。
路线致命“缺陷”
在宁德时代的规划中,磐石底盘进可攻智驾,退可守硬件,可谓是一个绝佳的战略和资本故事。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目前仅有阿维塔06一款车型搭载了磐石底盘。
磐石底盘并非新鲜概念。早在二十多年前,通用汽车便推出Hy-wire概念车展示类似理念,但最终未能商业化。其根本原因是标准化与汽车品牌个性化需求之间存在冲突。磐石底盘虽能大幅简化智能汽车设计研发到量产制造的全流程,但汽车品牌长期致力于构建差异化产品特性,底盘平台更是核心技术的体现,采用第三方标准化底盘,意味着汽车品牌将失去重要的差异化载体。
更重要的是,在如今的智能汽车中,底盘已经成为了一个极为核心的部分。智驾系统相当于“大脑”,负责决策车辆的感知融合、定位导航、智能决策和轨迹规划方面的决策,而智能底盘则是“小脑”,负责进行底盘信息融合、统一模型结算、运动协调规划和协同执行规划,响应“大脑”的决策。
如同当初上汽集团(600104)不想出卖灵魂给华为一样,头部智能汽车不可能将如此重要的部分交由第三方公司。如果仅仅是作为底盘硬件供应商和汽车头部公司合作没问题,但是涉及智能驾驶软件和数据部分,宁德时代是不可能参与进去的。
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底盘与智能系统的深度整合真正引发的是数据与生态主导权之争。这与当初上汽集团和华为的争议是一样的,问题是宁德时代是否有华为那样强大的技术能力,让争议消失。
从策略上看,宁德时代更多的是瞄准L3至L4级智能驾驶,似乎与现在主流车企形成一个差异化的竞争。但问题是,如果L2基本的智能驾驶都无法与主流车企竞争,宁德时代如何在L3至L4级别的智能驾驶上追上甚至超越主流车企?
宁德时代作为第三方供应商,若无法掌握大规模的真实场景辅助驾驶数据(如不同车型、路况、用户操作习惯),将难以优化其智能底盘算法(如线控转向、制动协同),导致技术迭代滞后。更致命的问题是,磐石底盘作为第三方通用平台,缺乏大规模量产车型的落地场景,无法通过真实用户反馈持续优化技术。
既然主流车企很难合作,宁德时代会聚集起二三线的车企,完成农村包围城市的壮举么?
(文章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