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上半年融资降温但订单爆发,供应链崛起加速量产|2025中国经济半年报

华夏时报 昨天 16:16

经历了2024年轰轰烈烈的发展“元年”后,国内低空经济在2025年上半年进入一段相对平静的静默期。

7月15日,小鹏汇天官宣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成为今年以来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最大一笔融资。但即使加上这笔,上半年国内eVTOL领域的融资事件数和融资额均有所下降。

取而代之的是,多家eVTOL主机厂陆续官宣“亿元大单”“百架大单”,据统计上半年国内低空经济领域公开订单金额已突破百亿元。不过,需要指出的是,eVTOL商业化需经过严格的适航认证,目前国内载人eVTOL仅一款机型通过适航认证,其他机型仍在冲刺适航阶段,这意味着上述订单的交付能力仍有待考验。

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杨岭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低空经济融资降温受两个观察期叠加影响,即投资机构进入对eVTOL企业研制能力的观察期和深度理解安全政策的观察期。展望下半年,预计部分产品适航将加快推进,同时行业整体将处于高关注期后的相对静默期。”

融资降温

7月15日,小鹏汇天官宣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此轮融资将用于确保小鹏汇天飞行汽车研发、规模量产和商业化进程的实现。据悉,该笔融资包含了去年8月公司获得的1.5亿美元B1轮融资。记者注意到,这是今年以来eVTOL领域最大一笔融资,也是仅有的两笔亿元级融资之一。

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低空经济eVTOL整机领域公开披露的融资事件共计15起,其中多数企业未披露融资额,已披露融资额的事件中仅2起亿元级。

除了上述小鹏汇天2.5亿美元B轮融资,另一起是今年2月追梦空天科技完成Pre-A及Pre-A +轮亿元融资,由悦达汽车科创基金与耀途资本联合领投,晓池资本、同为资本等跟投。

回望2024年国内低空经济“元年”,eVTOL赛道掀起融资热潮,当年行业累计融资事件达23起,尤其是去年下半年累计融资事件达16起,其中亿元级融资11起。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eVTOL领域融资明显降温。

杨岭认为,eVTOL融资降温主要原因是两个观察期叠加。“一个是eVTOL重点企业2024年开展融资并达成一定融资目标,估值普遍有所提升,但目前企业产品研制或适航进度形成进展仍需一定时间,我们判断部分投资机构应该进入对eVTOL企业研制能力的观察期;二是eVTOL产品的商业应用在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未能形成明显突破和变化,在政策端安全监管要求和市场端各方接受度方面,投资机构也进入了深度理解安全政策的观察期。”

不过,上半年行业融资也呈现一些新趋势,其中最明显的是eVTOL三电系统及零部件企业融资增加,且多为新兴企业。例如eVTOL飞控和导航系统供应商边界智控完成5000万元的A+轮融资,这是该公司自2020年成立以来获得的第四轮融资;去年刚成立的航空装备制造商淞桦航空也完成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上半年eVTOL领域融资主要还是以整机为主,但零部件领域的投资案例和关注度明显有所增多,eVTOL装备应用保障体系所涉及的延伸领域关注度也在逐步提升。”杨岭表示。

订单爆发

7月16日,阿联酋企业Autocraft与国内eVTOL企业时的科技签署采购协议,Autocraft将采购350架时的科技E20 eVTOL,订单金额10亿美元。该公司此前4月刚与中银金租签署协议,包含100架E20eVTOL的采购订单。

记者注意到,上半年eVTOL领域类似的“亿元大单”和“百架大单”频频出现。

今年5月,沃飞长空与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中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三方共同签署120架AE200机型意向采购订单,公司称目前已斩获数百架eVTOL订单。

同月,沃兰特也与中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中国银行上海市闵行、长宁支行签署协议,中银金租拟向沃兰特采购100架VE25型eVTOL。据悉沃兰特VE25-100型eVTOL已获得近千架意向订单。

此外,峰飞航空和中信海直、中信金租签署协议,包含中信金租100架大型eVTOL意向采购订单,公司另获得汉阳投资发展集团12架eVTOL订单,总金额1.57亿元。

行业龙头亿航智能旗下eVTOL产品EH216-S已进入量产交付,去年一年交付216架,公司相关负责人今年3月对本报记者表示:“公司在手的意向订单已经超过1000架,并且还有许多在谈订单。”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正在推进量产,公司旗下可容纳两名乘客的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在去年底开启预订,截至目前已获4000多台的预订订单。

不同型号的eVTOL定价不一,但总体价格不菲。亿航智能的EH216-S在中国市场的官方指导价为239万元人民币/架,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售价约200万元。按此计算,国内eVTOL订单总额已超百亿元。

这些订单背后的客户主要有两类,一是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国资采购,二是金融租赁模式,后者在今年上半年尤为明显,且几乎超越前者成为主要模式。

“金融租赁成为eVTOL订单的主要模式,源于三方需求的精准匹配。地方政府有发展低空经济的政策目标,但缺乏大规模资金投入,通过租赁模式可以轻资产方式引入设备;eVTOL企业有订单需求但需要现金流支撑研发和量产,租赁订单能快速回笼资金;租赁公司有资金配置需求,但需要寻找优质资产,eVTOL作为新型交通工具,在适航后具有资产增值潜力。”湾区低空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种模式的利处在于加速行业起步,通过金融工具分散风险,推动技术快速迭代,但弊端在于可能推高短期估值,若适航认证或商业化不及预期,租赁资产可能面临贬值压力。

需要指出的是,载人eVTOL属通用航空,其商业化需经过严格的适航认证。目前国内载人eVTOL仅亿航智能EH216-S一款机型通过适航认证,其他机型仍在冲刺适航阶段。

商业化与适航认证同步推进在今年上半年成为行业主流趋势,不少eVTOL企业表示两者同步进行是为了彼此互相促进,更有利于eVTOL跟上和满足市场需求。但同时也须看到,由于适航认证尚未落定,多数订单交付能力依然有待考验。此前有eVTOL企业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提及,当前行业多数订单只是意向订单,且很多客户并未支付定金,订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适航滞后而订单爆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品的发展潜力,但是否能达到预期运营目标仍然需要观察。”杨岭表示,eVTOL企业应该理解依托现有订单或潜在订单实现资金回笼从而推动研发是难以形成有效闭环与资金衔接的。

朱克力认为,eVTOL订单潮背后是市场需求、政策导向与资本预期的共同作用。当前适航滞后与订单爆发的局面,意味着行业处于政策与资本双重预热期。

“这背后是否存在泡沫需分情况看,若适航认证能按计划推进且应用场景快速落地,订单将转化为实际交付;但若认证延期、商业化受阻或技术路线出现重大调整,部分订单可能转为意向协议或框架合同,存在调整甚至取消的风险,需警惕‘高预期’与‘低兑现’的落差。”朱克力表示。

供应商涌现

朱克力提到,多数eVTOL企业的订单交付能力仍处于“爬坡阶段”,其影响因素除了适航认证,还有供应链成熟度、成本控制等因素。

如今,随着主机厂争相抢订单、拼量产,eVTOL背后的一系列国产供应商也陆续涌现。尤其在占据eVTOL成本大头的三电领域,国内上市公司的布局已渐成体系。

电池方面,包括宁德时代(300750.SZ)、欣旺达(300207.SZ)、孚能科技(688567.SH)、亿纬锂能(300014.SZ)、中创新航(HK3931)、国轩高科(002074.SZ)等在内的一众电池厂商已切入航空动力电池领域,不少厂商宣布今年实现批量生产。其中,宁德时代以数亿美元独家投资峰飞航空并成为后者的电池供应商;亿纬锂能成为小鹏汇天飞行汽车的供应商;孚能科技也获时的科技、零重力飞机定点合作。

电控与电机方面,英搏尔(300681.SZ)、卧龙电驱(600580.SH)、方正电机(002196.SZ)、宗申动力(001696.SZ)、蓝海华腾(300484.SZ)等诸多企业也在布局。与电池厂商相似,其中不乏从新能源汽车领域延伸而来的供应商。

“国内eVTOL产业链供应商的涌现对eVTOL生产及交付影响深远。”朱克力表示,从积极面看,电机、电控、电池等核心部件的供应商增加,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和开发周期,同时本地化供应链的完善减少了进口依赖,降低了物流和关税成本。但从挑战面看,供应链整合难度加大,不同供应商的技术标准、交付节奏和质量管控水平参差不齐,企业仍需投入更多资源进行供应商管理和质量验证,否则可能因个别部件的供应中断或质量问题影响整机性能和交付进度。

今年3月,亿航智能获批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国内eVTOL正式开启商业化“大门”。

展望下半年,朱克力认为,eVTOL领域将呈现“认证加速、场景落地、竞争分化”三大趋势。行业竞争将从“概念竞争”转向“交付竞争”,无法实现量产或成本控制不力的企业可能被淘汰,具备供应链整合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运维体系搭建能力的企业将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随着订单的逐步交付,市场将更加关注企业的实际运营数据和客户反馈,那些能证明其产品可靠性和经济性的企业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行业格局将进一步清晰。

“下半年预计部分eVTOL产品的适航认证将加快推进,面向应用的能力展示更加丰富,面向应用的商业探索也会逐渐开展。同时,预计行业整体将处于高关注期后的相对静默期,企业更多聚焦产品研制与运营加强能力建设,为下一轮突破积蓄潜能。”杨岭表示。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文章作者:黄敏璇
原标题:低空经济上半年融资降温但订单爆发,供应链崛起加速量产|2025中国经济半年报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国常会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
国常会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
央视网 694评论
王沪宁出席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调研协商座谈会
王沪宁出席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调研协商座谈会
新华社 461评论
特朗普:暂时没打算解雇美联储主席
特朗普:暂时没打算解雇美联储主席
央视新闻客户端 70评论
提及11家中国科技公司 黄仁勋:低估华为和中国制造的人都极其天真
提及11家中国科技公司 黄仁勋:低估华为和中国制造的人都极其天真
21世纪经济报道 48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这些行业和公司亮了!
医药科技起舞 大盘高空走钢丝
重塑未来:十大技术风口!
恒宝股份中阳,大盘小阴,周四市场行情分析!
基金,狗都嫌弃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