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不眠夜:一座鄂西小城的文旅“破圈”答卷

经济参考报 07-14 03:14

入鄂西恩施,人们总会被壮丽的山水震撼——巴东水布垭大坝横卧清江,建始蝴蝶岩似天工雕琢,利川腾龙洞吞纳山河,咸丰平坝营林海茫茫。相比之下,宣恩似乎少了些大自然的馈赠,一条贡水河静静流淌,穿县城而过,如一首未写完的诗。

可当夜幕降临,这座武陵山深处的小城着实让人惊艳了。

河两岸的灯火次第点亮,土家墨达楼的飞檐翘角披上金辉,侗族风雨桥的廊柱倒映水中。数十只竹筏连缀成龙,载着游客在河面蜿蜒游弋。土苗歌舞、非遗打铁花、灯光秀、音乐喷泉轮番上演。还有兴隆老街的“蹦仙迪”,将传统民俗与现代电音碰撞。

河岸边的“烤活鱼一条街”烟火升腾,简易桌椅沿街排开,香气四溢。“在河边吹着晚风,吃着烤鱼,喝着啤酒,这才是宣恩最地道的味道。”来自湖南常德的游客朱豪说。

当地人却告诉记者,这里曾是另一番景象。没有知名景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宣恩过去基本见不到外来客。更令人苦不堪言的是,污水直排、河堤失修,让“母亲河”变成“忧患河”。如何治理好水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城市、发展产业,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融合共生,成为宣恩人必须破解的难题。

为此,宣恩县几届领导班子接续奋斗。修通了污水管道,河水清了;筑起了泄洪隧洞,汛期稳了;随后将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民俗艺术搬到河边,让土家、苗、侗文化成了最亮的招牌。2022年,宣恩仙山贡水旅游区获批成为全省唯一以县城核心区域为支撑的4A级景区。

这场“城景融合”的创新实践成效显著。2024年,当地累计接待游客538.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8.85亿元。在湖北省文旅厅发布的春节省内景区排行榜上,仙山贡水旅游区以85.2万人次位列第二,仅次于武汉东湖。

知名度提升了,节假日的宣恩经常呈现“三难”现象:龙游贡水“一票难求”,烤活鱼“一座难求”,酒店民宿“一房难求”。今年“五一”期间,由于县城住宿紧张,一则游客住进文旅局长家的新闻更让宣恩再火一把。

宣恩的追求不止于这些。县文旅局局长王菊芳说,宣恩文旅正向全季、全域、全时、全龄、全链发展,这里“春有灯展艺术节、夏有水上运动会、秋有中秋恳亲会、冬有白柚文化节”,游客任何时候来都能获得独特体验。

“这里年年都有新花样。”仙山贡水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开鹏说,今年“五一”推出的热气球夜游项目广受好评,即将开幕的第17届贡水河水上运动会,新增了“水上闯关”“千人水仗”等互动项目,让游客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龙舟竞渡、水上拔河等项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群众参与,展现出蓬勃的全民运动热情。

随着文旅等产业的发展,这座小城正经历一场蜕变。

短短两年,一些社区已发生显著变化:新建社区综合服务站、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图书馆、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快递服务站、停车充电设施、公共绿地等基础设施;引进大型综合超市,改造儿童乐园和人民广场。

在兴隆街社区墨达楼片区,一项创新的“地上抬升+地面交通+地下连通”三级空间开发工程,将既保护历史风貌,又提升土地利用率。在仙山贡水旅游区外围,一座现代化的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格外醒目,这座投资5亿元、按三级标准建设的医疗设施即将投入使用……

县委书记王闯表示,“城景融合”模式不仅要有旅游功能,还要兼具生产、生活功能。宣恩坚持“主客共享”理念开展城市和景区管理,着力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高品质旅游城市。

“我们每个人都在参与景区建设,也都在享受发展成果。”当地居民侯先生的话里透着自豪。夜色渐深,龙船依旧在贡水河上巡游,船上欢声笑语,河水映照着这座深山小城通过创新实干书写的发展答卷。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武陵山不眠夜:一座鄂西小城的文旅“破圈”答卷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王沪宁出席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调研协商座谈会
王沪宁出席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调研协商座谈会
新华社 251评论
脱下皮衣换上唐装!黄仁勋首次中文演讲 提了9家中国公司
脱下皮衣换上唐装!黄仁勋首次中文演讲 提了9家中国公司
华夏时报 670评论
何立峰:中国将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互利共赢的推动者
何立峰:中国将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互利共赢的推动者
新华社 50评论
宇树、智元量产在即?机器人概念盘点
宇树、智元量产在即?机器人概念盘点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54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医药科技起舞 大盘高空走钢丝
晚间中概股大涨,科技王者归来!
重塑未来:十大技术风口!
7月16日分享:今年赚了31万!今天大头决定加仓!
这只产品它真的太懂投资了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