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量子系统实现超精密传感

科技日报 07-07 07:34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玻尔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可调量子传感技术——一种混合量子系统,能帮多种技术实现更高精度的测量。其应用前景广阔,从探测宇宙中的引力波、监测环境,到生物医学诊断和成像。该突破性成果标志着量子传感技术迈入新阶段,为医疗、天文、信息等多领域的技术革新提供了坚实支撑。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近年来,随着量子光学发展,传感器的灵敏度正不断逼近一个被称为“标准量子极限”的理论边界——由于在微观尺度进行测量时,不可避免地受到量子噪声干扰所造成的限制。要突破这一极限,必须引入先进的量子技术来抑制这些噪声。利用量子纠缠等非经典物理现象,可以有效突破这些传统限制。

此次的新系统首次实现了大规模纠缠,涉及多光子态与大型原子自旋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独特的技术组合,使系统能够实现“频率相关压缩”,从而动态降低宽频带范围内的量子噪声。这对于需要高灵敏度的引力波探测以及其他精密传感技术至关重要。

具体而言,团队利用了两种关键技术:“压缩光”是一种将量子噪声压缩至标准量子极限以下的特殊光态,通常可以降低光的振幅或相位噪声;而“负质量”自旋系统由大量原子自旋组成,具备将噪声符号从正转负的能力。当传感器信号与该系统结合后,能有效抑制量子噪声。

传统方法要实现压缩和噪声抑制,往往依赖庞大的光学装置。例如,LIGO和VIRGO引力波探测器就使用了长达300米的光学谐振腔。而新系统可在桌面级设备上实现类似性能,显著提升了其实用性和部署灵活性。

在生物医学方面,该混合量子系统可提高磁共振成像的空间分辨率,助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在天文学领域,有助于增强引力波探测器对时空涟漪的捕捉能力,推进黑洞碰撞、中子星合并等宇宙事件研究;在基础物理学方面,则有助于加深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理解。此外,该系统还可应用于量子通信和计算,支持量子中继器、长距离安全通信和量子网络中的存储单元发展。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从探测引力波到医学成像—— 混合量子系统实现超精密传感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沪指逼近3500点、创业板指大涨2.39% 近4300只股飘红
沪指逼近3500点、创业板指大涨2.39% 近4300只股飘红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359评论
股市突发!集体飙升!重磅利好来袭!
股市突发!集体飙升!重磅利好来袭!
证券时报网 646评论
最高40%!特朗普宣布对14国关税税率!将“对等关税”暂缓期延长至8月1日!
最高40%!特朗普宣布对14国关税税率!将“对等关税”暂缓期延长至8月1日!
每日经济新闻 1446评论
算力板块多股走强 AI军备竞赛仍未减缓 多环节价值量或大幅提升
算力板块多股走强 AI军备竞赛仍未减缓 多环节价值量或大幅提升
财联社 41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大号深圳仓位开始布局
两大好现象 大盘还会调整吗
操作丨A股剑指3500,双创补涨,创新药补跌,何去何从?
午评:聊聊PCB,不是技术分析!
人形机器人,10大核心零部件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