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一线评论丨小小充电宝:精细监管绝非“一收了之”

新华社 07-02 21:32

题:小小充电宝:精细监管绝非“一收了之”

今年以来,旅客携带的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机上起火冒烟事件多发,对此,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紧急通知,禁止旅客携带相关不合格产品乘坐境内航班。

小充电宝隐含大风险,有关部门出了硬招、亮了红线,但不少乘客心中仍是一堆问号:充电宝到底能不能带?什么样的充电宝能带?这恰是考验政策续航能力之时,精细监管绝非“一收了之”。

充电宝安全问题,本质上是锂电池技术与管理短板的集中暴露。无论是劣质电芯的隔膜缺陷,还是过充、短路引发的热失控,都指向生产标准、市场监管的多重漏洞。

当“便携刚需”遇上安全隐患,政策干预必须精准发力,既不可因风险而裹足不前,也不可对隐患视若无睹。

政策“快充”,更要长效续航。民航局的紧急通知是必要的响应举措,但长远来看,充电宝安全需要更系统的治理方案。一方面,要严把生产关,强化3C认证的动态监管,对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厂商形成震慑;另一方面,需完善全链条追溯机制,确保问题产品能高效、安全召回。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电商平台仍在销售无认证产品,而许多消费者对充电宝的选购、使用常识还存在不足。政策若想真正续航,就必须覆盖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避免引发新的安全隐患。

从更广视角看,充电宝安全问题折射出新兴产业发展的共性挑战——如何在创新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对快充、高能量密度等新技术的追求,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在行业加快推广新技术的同时,监管部门也需同步更新政策标准,避免政策滞后于市场。此外,公共场所的应急设施配套、消费者的安全教育同样不可或缺。只有将安全理念深深扎根到技术研发、产品规划和公众意识中,便利与安全才能并行不悖。

小小充电宝,考验的是社会治理的精细度。政策法规提升续航能力,才能为出行安全保驾护航。在群众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唯有筑牢标准防线、强化监管韧性、提升公众认知,才能让更多新技术用得放心、舒心。

(文章来源:新华社)

文章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新华时评·一线评论丨小小充电宝:精细监管绝非“一收了之”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上证指数突破3500点!A股迎来重量级利好!
上证指数突破3500点!A股迎来重量级利好!
券商中国 390评论
美商务部长称拟于8月初与中方会谈 美代表团成员名单曝光
美商务部长称拟于8月初与中方会谈 美代表团成员名单曝光
环球网 131评论
国家统计局:6月CPI同比上涨0.1% PPI同比下降3.6%
国家统计局:6月CPI同比上涨0.1% PPI同比下降3.6%
国家统计局 77评论
一度超411万手封死涨停 总股本不够卖!人形机器人独角兽影子股曝光
一度超411万手封死涨停 总股本不够卖!人形机器人独角兽影子股曝光
数据宝 17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早盘提醒:PCB高位随时回落,机器人能接力吗?
居安思危
合力反击,新高水到渠成!
减点仓
七部门放大招 晚间四大消息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