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贸易战阴云尚未散去的背景下,2025年度日本央行年会将在周二召开,与会者包括美国、欧洲和亚洲的知名学者以及央行代表。这场被外界视为日本版杰克逊霍尔的研讨会将聚焦于两个令人不安的现实挑战:经济增长疲软和通胀卷土重来风险。
关税与经济困局
按照日前公布的日程安排,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将发表开幕主旨演讲,随后由国际清算银行(BIS)总经理卡斯滕斯(Agustin Carstens)主持专题研讨会。
在去年的会议上,与会者通过讨论从使用各种非常规货币宽松工具中汲取的经验教训,总结了应对经济衰退的方法。他们还讨论了日本是否能够摆脱几十年的通货紧缩和低通胀,并出现薪资持续增长的转折点。
今年的主题是“货币政策的新挑战”,特别是央行应如何应对持续的通货膨胀、下行经济风险、市场波动和美国关税。包括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在内的美联储官员、欧洲央行、加拿大央行和澳大利亚联储代表都将出席此次会议。
4月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和贸易政策正在为许多央行制造麻烦,无论是否处于加息还是降息周期。以日本央行为例,尽管维持渐进式加息路径,并计划逐步缩减购债规模。但近期全球经济与贸易形势的变化,已引发市场对其紧缩节奏的质疑。
“日本央行或许需要暂时按兵不动,但不需要彻底放弃加息路径,”前日本央行官员、现任乐天证券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爱宕伸康(Nobuyasu Atago)表示,“关键是如何有效沟通,一旦外部环境转向,就能够重新启动政策转换。”
虽然今年的担忧集中在关税引发的经济衰退上,但会议的主题表明,政策制定者仍然对持续、过高的通货膨胀风险敏感。一场会议的主题是“储备需求、利率控制和量化紧缩”。另一场会议将讨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去年12月发表的一篇题为“货币政策和通胀恐慌”的论文。该论文解释了大规模的供应冲击,如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供应冲击如何导致持续的通货膨胀,并警告说,央行切勿误判成本推动型通胀为短暂现象,从而低估其破坏力。
货币政策挑战
对于全球主要央行而言,在特朗普政策立场变化和随之而来的贸易战风险下,货币政策的选择正面临着巨大风险与挑战。
在美国本土,原本明朗的降息通道暂时被关闭,美联储被迫进入等待模式。密歇根大学5月份的初步调查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进一步降至50.8,这是该指数连续第五个月下跌。
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从上个月的6.5%飙升至7.3%。根据该项调查,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继续主导着前景,近75%的受访者自发地提到了关税。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马克上周提出了贸易战的三种可能情况。首先,关税是一次性的价格冲击,对经济增长造成压力,并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第二,企业开始慢慢将关税成本嵌入价格,然后通货膨胀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第三,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同时恶化。美联储需要在物价和就业两项任务之间作出艰难的权衡。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施瓦茨(Bob Schwartz)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者越来越担心关税的经济影响,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上升至198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通胀预期的持续上升增加了美联储短期内保持利率稳定的可能性,他预计关税引发的价格上涨将在夏季到来。只要消费者保持韧性,关税引发的通货膨胀将使美联储保持观望。不过施瓦茨认为,美联储最终还是会恢复宽松,因为经济将没有足够的动能来承受目前的高利率水平。
尽管欧洲央行6月降息的希望很大,但一些政策制定者近期暗示,随着通胀压力再现,未来或将进入暂停阶段。“关税在短期内可能具有通缩效应,但中期来看却带来上行风险,”欧洲央行执委、政策鹰派代表施纳贝尔(Isabel Schnabel)本月早些时候在斯坦福大学的一场演讲中坦言,她明确呼吁暂缓进一步宽松。
日本央行也面临着平衡国内通胀压力和美国关税带来的增长风险的挑战。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迫使日本央行在5月1日大幅下调了增长预测,这标志着其加息周期的暂停,短期利率仍维持在0.5%的水平。然而,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此前表示,如果潜在通胀率持续达到2%的目标,他准备恢复加息。
今年4月,日本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3.5%,创下两年多来新高。受大米价格飙升等因素带动,食品价格飙升7%,家庭对生活成本上涨的感受日益强烈。“很明显,日本央行未能实现其物价稳定的核心使命。”爱宕伸康直言,“通胀将始终是日本央行的困扰,如今可能已在应对国内物价压力方面落后于形势。”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