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场演唱会引发观众在社交平台“刷屏”。就在上周,凤凰传奇北京“鸟巢”演唱会观演人数破纪录,据凤凰传奇主唱杨魏玲花现场介绍:“这一次的演唱会,是我们在鸟巢开演唱会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场。”
如此火爆程度,正是近年来国内演唱会市场的缩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大型演唱会票房突破260亿元,同比增长78.1%;观众人数超过2900万人次,同比增长45%。
火爆的市场从来都离不开优质的供给。不少年轻观众,尤其是“Z世代”将其对凤凰传奇的喜爱称为“血脉觉醒”,小时候觉得“土”的歌曲,如今却蜕变为年轻人标榜个性的时尚符号。这一方面是艺人或其公司团队主动靠近年轻群体,在年轻群体聚集的互联网平台社区中再创作、打破刻板印象;另一方面,文艺作品带有民族元素,旋律优美、朗朗上口,年轻受众虽然带着“我是什么时候学会了唱他们的歌”的疑问,但最终在现场收获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情绪共鸣和紧接而来的社交媒体谈资,由此也进一步增强了一场即时消费带来的体验感与获得感。
让演艺市场充分释放增长潜力,大有可为。在今年3月提出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中也能看到,支持旅游景区景点、文博单位拓展服务项目,合理延长经营时间,扩大接待规模;推行“一次审批、全国巡演”等,其目的正是在于推动服务提质,让广大消费者能在出门旅游、看演出、听演唱会过程中有更好的体验。
与实物商品相比,服务无形、质量不可见,监管也更有难度。在当前不少热门演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如何维护有序市场、加力打击“黄牛”高价炒票现象、规范退改票规定等,也是未来强化监管、优化消费环境需持续努力的方向。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