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 1118 家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

北京商报 05-22 18:10

北京商报讯(记者付斌)5月22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合三地卫生健康部门经过多年探索研究,迭代升级形成《医学实验室质量与技术要求》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并于近日正式实施。截至目前,京津冀鲁地区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达到1118家,互认检验项目达到60项。

医学实验室检验结果互认的关键,在于医学实验室检验质量的可靠性与结果的可比性。早在 2015 年,北京市便发布了首版《医学实验室质量与技术要求》,为市内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提供了指导规范和工作指南。凭借该标准作为技术保障,2016 年京津冀区域检验结果互认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到了 2019 年,山东省也加入互认行列,互认范围进一步扩大。截至目前,京津冀鲁地区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达到1118家,互认检验项目达到60项。通过实施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和统一技术标准,提升了各医疗机构医学实验室的检验质量和检验结果一致性程度,提高了区域内检验工作标准化、同质化、科学化水平。

随着精准医疗和分级诊疗的推进和检验医学迅速发展,检验设备、检测方法也快速更新迭代,自动化程度和检测质量持续提升,实验室管理也向着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对实验室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北京市市场监管与卫生健康部门牵头,联合天津、河北的市场监管及卫生健康部门,汇聚三地权威医院与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机构之力,以原 “北京标准” 为根基,结合近十年来的实施应用效果,自 2023 年起,历经三年的系统调研、征求意见、专家论证与部门协调,结合京津冀鲁区域医疗机构实验室质量和技术要求实施和改进结果,最终形成了《医学实验室质量与技术要求》京津冀协同地方标准,使京津冀区域甚至山东等更广泛区域的医学实验室质量控制和改进工作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有了统一的依据、标准和方法。

该标准涵盖了医学实验室通用要求、临床标本管理、检验设备管理、检验试剂耗材管理等多方面要求,聚焦医学实验室核心环节,提出建立覆盖标本采集、运输、检测和结果报告全流程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岗位职责与操作规范,规定技术人员需具备相应专业技能,并定期接受继续教育与考核。同时,对实验室环境温湿度控制以及检测设备的校准维护、质量控制、性能验证等方面作出细化要求,此外还建议实验室强化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注重患者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管理。标准指标在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上进行了平衡,为区域标准的有效实施筑牢根基,进一步推动医学实验室质量和技术管理的规范化,提高区域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验室检验质量同质化水平,助力检验结果互认工作顺利实施,为我国其他区域医疗机构实验室质量和技术规范化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原标题:京津冀 1118 家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外交部:中方对沙特等4国试行免签政策
外交部:中方对沙特等4国试行免签政策
人民日报客户端 299评论
知情人士:商务部加强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宣讲 或预示放松对欧芯片企业出口
知情人士:商务部加强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宣讲 或预示放松对欧芯片企业出口
中国日报网 147评论
比亚迪回应山东经销商爆雷:该经销商盲目扩张并加杠杆运营 在对其进行纾困
比亚迪回应山东经销商爆雷:该经销商盲目扩张并加杠杆运营 在对其进行纾困
澎湃新闻 435评论
加速入市!2220亿增量资金来袭 多家中小险企新模式入局
加速入市!2220亿增量资金来袭 多家中小险企新模式入局
券商中国 53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午后大盘风云走向(周三)
三星筑底 即将变盘
反内卷生存指南
5月总结。
多头量化信号来了!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