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公示,拟新增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电子电路设计师以及装修管家等17个新职业。
在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专业设置与技能培训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适配度。
中国东方教育以专业为核心,以就业、管理等多维度打造“精准化培养+数字化赋能”的职教新生态。
用“专业+技术”打造复合型人才
2025年初,中国东方教育集团旗下新华互联网科技对外发布AI+新媒体与短视频运营、AI+影视动漫游戏设计师、AI+电商与新媒体运营、AI+数字媒体艺术设计、AI+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大数据应用与人工智能六大AI新专业,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填补市场空白,为行业输送具备AI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中国东方教育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六大AI新专业紧贴行业实际需求,旨在培养具备AI技术应用能力与跨界融合思维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从课堂到岗位”无缝衔接。
“除了开设相关AI+课程,我们旗下新东方烹饪、新华电脑、万通汽车、欧米奇西点西餐、欧曼谛时尚美业等七大品牌,通过设立AI实验室,为更多专业提供实验课堂。”上述中国东方教育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虚拟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空间和机会,学生可以在虚拟实验室中进行各种创新性实验,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虚拟实验室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不同学校和地区的学生可通过网络共享虚拟实验室资源,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认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顾占春看来,职业教育必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中国东方教育率先开设AI+新专业,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探索了新路径,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值得全行业借鉴。
技术进步在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同时,还会催生许多新职业和新的就业岗位。比如,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无人机操控员岗位。除了开设一系列AI新专业,中国东方教育2025年还开设了无人机应用技术等前沿技术专业,让职业教育“飞”出新高度。
据介绍,无人机飞行模拟VR仿真教学系统基于半实物仿真平台开发,能够模拟无人机飞行的真实物理状态,进而实现通过训练掌握无人机基础飞行操作技能。第一阶段,学生需要掌握无人机的飞行原理;第二阶段,学生在熟练掌握无人机组装、调测、养护的同时,接触常用影视特效软件工具;第三阶段,学生结合实习实训,充分思考如何通过无人机创造价值。此外,中国东方教育还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就业平台的搭建,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中国东方教育以“精准化培养+数字化赋能”为核心,重构职教生态。“与其他院校的无人机课程相比,我们的无人机课程将工学一体化课程纳入选修课程中,如影视素材采集、虚拟现实技术基础、任务荷载系统等。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在第二、第三两个阶段对学生的课程内容进行调整,确保学生学到的知识货真价实,在工作场合中能‘手到擒来’。”中国东方教育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师资力量配备上,我们引入了多位无人机领域的学科负责人,通过名师资源,实现从技能培训到产教融合生态构建。”
用“产教融合”打造就业竞争力
近日,中国东方教育披露了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约41.16亿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为5.13亿元,同比增长88%。
中国东方教育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烹饪技术、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和汽车服务三大板块,旗下共有新东方烹饪教育、新华电脑教育(新华互联网科技)、万通汽车教育、欧米奇西点西餐教育、华信智原、美味学院和欧曼谛时尚美业教育七大职教品牌。2024年财报显示,中国东方教育学生推荐就业率约95%。
就业率是学生选择学校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对此,中国东方教育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
以美业教育为例,中国东方教育旗下美业教育品牌欧曼谛通过与企业合作开设“定向班”,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定制人才培养项目,打造“教学—实践—竞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上,欧曼谛始终秉持教育资源与社会需求完美对接的原则。通过双向合作模式,精准匹配企业用人需求与学生素质,全力打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万通汽车教育在系统学习汽车基础之上,强化实践技能训练,融合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技术和汽修企业管理知识,全面提升综合业务能力。目前,万通汽车教育已设置了针对纯电动汽车维保技师、混合动力汽车维保技师、充电系统维保技师、新能源汽车性能检测技师、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师、汽车钣喷技师、汽车美容技师、汽车技术主管等相关岗位的培训。
中国东方教育董秘毛超圣表示:“产教融合与认证体系标准化进程正在加速,我们正通过‘定向班’模式实现需求端与供给端的无缝对接,并依托七大品牌矩阵,打造覆盖多领域的技能人才孵化平台。”
用“AI技术”赋能内部管理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人工智能的布局可以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对外开设人工智能领域培训课程,另一块是利用人工智能对企业内部现有业务条线进行改造。通过开设人工智能领域培训课程,可以招到更多的学员;而人工智能赋能现有业务条线,可以提高企业整体运转效率,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毛超圣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中国东方教育在营销管理领域深度融合AI技术,构建了精准化、智能化的招生与品牌推广体系。通过接入DeepSeek大模型,集团实现了对用户需求的智能识别与定向投放。此外,集团利用AI生成式技术优化短视频营销素材,例如,通过虚拟数字人直播讲解课程特色,结合就业案例生成动态图文,大幅降低内容生产成本,有效扩大品牌影响力。
在数据分析领域,中国东方教育构建了覆盖“教学—就业—产业”的全链路数据智能体系。通过AI大数据平台,实时采集学员学习行为数据(如课程完成率、实训操作轨迹、模拟项目评分),结合企业用人需求库,动态推送个性化学习建议,提升学员技能匹配度。此外,集团还利用AI技术优化产教融合决策。例如,与企业开展合作时,通过分析招聘岗位的技能权重,反向定制课程模块,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同步更新。
据毛超圣介绍,集团始终秉持“产业先导”理念,从智能营销精准匹配职业需求,到智慧校园重塑教学体验,再到数据中台打通产教融合壁垒,AI正在重构职业教育从培养到输送的全价值链。这种全链路智能化转型,让教育不再滞后于产业变革,而是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能。
中国东方教育提到,未来,中国东方教育将以AI为纽带,联动政企行校构建开放式职教共同体,让教育数据反哺技术研发,让产业实践反推教学创新,真正实现“教育赋能产业,产业激活教育”的生态闭环。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