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末险资运用情况出炉 人身险配比股票与长期股权均逾8%

证券时报 05-20 01:45
权威精选

保险公司一季度资金运用情况出炉。

据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公布的信息,截至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34.93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5.03%。从细分行业看,财产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2.27万亿元,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1.38万亿元,分别较2024年末增长2.35%和4.77%。

从资产配置动向看,体量超31万亿元的人身险行业,债券配置比例超过51%,再创新高;股票持仓市值提升至2.65万亿元,长期股权投资规模约为2.60万亿元,配比均超8%,较2024年末增长明显。

增配债券超万亿

在投向方面,作为追求稳健收益、绝对收益的长期资金、大资金,保险资金一直重视大类资产配置,固收品种——债券始终是其配置的重要资产类别。近年来,保险资金的配债比例提升显著,2025年这一趋势仍延续,一季度险资的债券配置规模和比例均在继续提升。

以人身险为例,数据显示,一季度末,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中配置债券余额达到16.06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超1万亿元,增幅6.69%;债券在人身险资金中占比51.18%,环比提升0.92个百分点,继续创新高。

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在利率下行趋势下,人身险公司增加配债的一大主要考量是拉长资产久期,降低资产负债久期缺口,这是做好资产负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某大中型保险资管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大力增配的债券主要是长期国债、地方政府债等。

泰康资产固收首席投资官苏振华此前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低利率时期,固收投资在大类资产配置中对保险公司的重要性“不降反升”。他分析,在利率下行期,整个投资组合最重要的确定性收益来源往往是固收资产,这是组合中风险资产投资的收益安全垫。同时,固收投资不仅有票面到期收益率(YTM),还有可观的资本利得。尽管持有债券的静态票息走低,但持有债券的资本利得并不低,动态持有价值很高。从这个角度看,固收的实际投资收益并不低。

股票与长期股权配比均超8%

在低利率环境下,长期性的保险资金对增加权益类资产投资有着潜在需求。从一季度情况看,人身险资金配置的股票和长期股权规模均明显提升,两类资产占比均超8%。

其中,人身险公司一季度末持仓股票金额为2.65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3775亿元,增幅16.65%;股票在人身险资金运用余额中占比8.43%,这一占比相较2024年末提升0.86个百分点。

另外,人身险资金的长期股权投资金额为2.60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逾2700亿元,增幅11.61%;长期股权投资占比8.27%,与2024年末相比提高了0.5个百分点。

截至一季度末,在人身险公司配置的主要资产类别中,长期股权投资是仅次于债券、股票的第三大类资产,略超人身险公司配置的银行存款规模(2.58万亿元)。

在资本市场构建“长钱长投”制度环境的过程中,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的权益投资和入市力度也在加大。

比如,广受关注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正在快速推进。去年3月开启投资的首批500亿元试点险资,截至今年3月初已悉数投资落地;今年新批的第二批试点规模1120亿元正在加快落地;第三批试点也已启动。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

中国人寿集团的采访回复,国寿资产及相关机构已于5月13日获批第三批试点,该公司将尽快推进落地相关工作,实现中长期资金尽早入市。

在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方面,李云泽还介绍了其他两项举措,即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调动机构的积极性,促进实现“长钱长投”。

此前,金融监管总局已于4月8日发布通知,上调保险资金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简化档位标准,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个百分点。提高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的投资力度。

口径不可比投资收益率差异大

与此前不同,监管部门在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险资运用情况中,未公布投资收益率数据。在相关备注中解释称“部分保险公司会计调整,导致相关口径不可比,未发布保险公司整体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和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

自2023年以来,保险业处于新旧会计准则并行期。目前,上市险企和银邮系险企已普遍切换到新保险合同准则和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其他险企大多尚未切换准则。与此同时,在执行旧准则的险企中,还存在着对持有的长期债券是否从“持有至到期类资产”重新分类为“可供出售类资产”的差异。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并行期的差异情况加剧了各险企的投资收益率,特别是综合投资收益率指标计算结果的差距,这些口径不一的数据不可简单排名,以免给综合分析比较带来干扰。同时,综合投资收益率相关数据也被认为可参考性降低,不太能反映行业的真实投资业绩水平。

比如,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保险公司当年的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为3.43%,综合投资收益率达到7.21%,后者创下近年新高,而综合投资收益率就有债券重分类和债券牛市综合影响致债券浮盈带来的较大贡献。而在此前,保险公司的年度综合投资收益率连续三年低于5%。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作者:刘敬元
原标题:一季度末险资运用情况出炉人身险配比股票与长期股权均逾8%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中国与东盟十国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
中国与东盟十国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
商务部网站 225评论
4万亿资产大爆发!固态电池产业流量持续攀升
4万亿资产大爆发!固态电池产业流量持续攀升
证券时报网 449评论
美国企图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 中方回应!
美国企图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 中方回应!
商务部网站 870评论
中毅达:如后续公司股票交易进一步出现重大异常 公司将依规申请停牌核查
中毅达:如后续公司股票交易进一步出现重大异常 公司将依规申请停牌核查
第一财经 808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终于快结束了
黄金大涨 妖股停盘 晚间四大消息
新抱团预期。
机会分享:微盘指数新高,当初买的基金怎么样了?
全部A股只有这38个公司连续5年保持高增长,这才是成长股龙头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