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精选
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一个时期以来,国家安全机关创新开展国安新媒体工作,面向全社会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宣传、国家安全法律法规阐释、国家安全典型案例解析,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国家安全工作的合力不断汇聚。然而,个别别有用心之人竟从中嗅到了“商机”,试图“蹭”国安热度博取眼球、借机盈利,甚至非法兜售国家安全机关警用标识,干扰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影响国家安全机关形象。


这些案例暴露出个别企业和自媒体从业者将国家安全概念异化为“流量来源”,将“蹭”国安流量作为营销手段,损害了国家安全机关的公信力,逾越了法律红线底线,等待他们的也将是法律的严惩。

广大群众如发现涉及仿冒国家安全机关账号、非法兜售国家安全机关警用标识或冒充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等相关线索,可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者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原标题:自媒体“蹭”热度、借机盈利称在反间谍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官方提醒:这流量蹭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