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美国的一般贸易在今年4月已经停了,目前跨境电商还正常经营。”山东的一家外贸企业负责人李先生近日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作为工贸一体化发展的外贸型企业,李先生的企业年均货物销售额能达到8000万美元左右,而其中一半由一般贸易贡献。虽然他出口的目的地只有美国,但其对关税阴霾并不着急。“疫情时期我们不也熬过来了嘛,而现在只是和美国一个国家的贸易战,况且美国肯定坚持不了多久。”李先生颇为淡定地说。
正如李先生所料,近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为紧张的双边贸易关系按下了“暂停键”。李先生告诉记者:“我们产品原来是20%的关税,后来接连加关税到145%,而现在虽然降低了,但仍旧处于高位,在50%左右。”
不过,山东的不少外贸企业依然处在观望状态。“别太当真”“还是要看客户反应再说”是不少企业人士的心声。
这些外贸企业保持观望的原因,一方面源于其企业有难以被替代的实力,另一方面也与外贸行业或明或暗的潜规则有很大关系。而在历经“特朗普1.0时代”的“历练”后,“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成为行业至理名言,开启全球化卖货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而这无关美国当前关税壁垒的高低。
不过,记者在山东采访时也了解到,不少外贸企业希望在当前形势下,山东省能加强对外贸行业的精准帮扶,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这是国运之争,我们必须赢,别说现在我们不能做生意,就是把之前的钱吐出来都行。我们支持打,但是也希望金融机构能支持一下我们,帮我们度过这个过渡期。”一位外贸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

一般贸易暂停,跨境电商影响不大
据李先生介绍,虽然公司对美国的一般贸易于4月暂停,但目前他的公司在亚马逊和沃尔玛有10个店铺,每天基本能卖2万多对产品,日均销售额在12万—13万美元,基本满足3—5个月的货物储备。“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有自己的工厂,所以成本低。受到的影响肯定有,但不大。”
与李先生类似,刘先生生产的保暖用品主要通过一般贸易形式出口,而劳保用品则通过一般贸易+跨境电商的方式出口到包括美国在内的不同国家。由于关税问题,保暖产品和劳保用品通过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方式暂停,目前仅通过跨境电商在美销售。不同的是,早在2021年,他就布局开拓其他国家的市场。
但对于刘先生公司的员工而言,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我们的保暖产品的一般贸易基本停了,工厂也放假了。去年保暖条线的业务员一年拿了100多万元工资,不仅背着几万元买的LV包,还买了房,今年则愁眉苦脸。而劳保条线,我们的销售额不降反增,甚至员工还担心贸易战、关税战不打了。”
刘先生说,其保暖产品70%出口到美国,每个成本为人民币6角钱左右,卖给美国的进口商价格约为人民币1.1元,但美国的超市零售价在1美元左右,年均销售额在人民币1500万元左右。而劳保产品成本在人民币4元左右,在美线下零售价为2—3美元,今年通过一般贸易方式刚接了500万元的订单,但公司已经不敢生产了。
而对于刘先生的跨境电商业务来说,其劳保产品却从以往两件8.9美元上涨至9.9美元,这意味着比原来每单多赚1美元。“因为关税导致美国市场缺货,所以消费者在积极囤货。”刘先生分析道。
美国某电商平台内部人士在受访时表示,相对于一般贸易,跨境电商影响率不超过30%,70%商家依然在关税战期间积极备货。而一家在美物流海外仓企业内部人士则表示,山东省内该行业对美市场业务量降幅在10%—20%。
在对美国贸易方面,山东市场份额有多大?
山东省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山东省统计公报显示,去年货物进出口总值3.38万亿元。其中,出口2.08万亿元,进口1.30万亿元。在出口货值中,一般贸易为1.51万亿元,加工贸易为3767.4亿元。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9762.8亿元,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为46.9%。去年主要进出口国家和货值分别为东盟6890.6亿元,其中出口3515.9亿元,居首位;美国3308.8亿元,其中出口2623.6亿元,位居第二。
据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近期报道,山东对美市场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18年的18.1%降至2024年的12.6%。2024年山东对美出口2623.6亿元,居全国第五位,占中美贸易总额的7.4%。从美国的关税清单来看,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实施“对等关税”,除对智能手机、路由器、部分计算机设备及电子零部件等关键技术产品的豁免外,重点涵盖机械设备、汽车及零配件、家具、玩具、纺织服装等领域,与山东对美出口主要产品高度契合,山东对美出口也将面临更直接的挑战。
“想绕开我们非常难”
多位山东外贸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虽然会对中国的外贸企业产生影响,但实际杀死的是美国自己的进口商、批发商。因为中国企业通过一般贸易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多属于中低端产品、日常用品、消耗品等,这些产品是要经手美国进口商,一般贸易在有中间商加价的情况下,其终端价格多数高于跨境电商,而升高的关税将直接导致进口商的成本进一步提升,但在零售端的消费者却无法接受明显的涨价,所以消费者会涌入线上,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囤货。
在一般贸易方式下,美国能否绕开中国,从第三方国家进口?山东多位企业负责人直言“非常难”。
李先生表示,其所生产的家居用品多是化纤材料,属于中低端产品,虽然东南亚市场也有棉、麻制品,但非常昂贵,其客户主要是高端客户。美国想要从东南亚进口同品质的产品,在化纤材料方面几乎难以替代。“因为我们即便加上145%的关税也比他们卖得便宜。”李先生告诉记者,东南亚确实劳动力成本低于中国,但面料、织机、纱线等都存在问题,而且这些国家工人的效率还达不到国内的六成,中国的工人一天可以生产600片,但东南亚工人一天最多生产100—200片。
而刘先生也向记者介绍道,他的供应商之一在2023年就已经在东南亚建厂,去年5月建成,但至今还没有投产,原因是眼看就要生产了,却发现有一款必要原料在当地找不到。此外,刘先生经过调研发现,要生产同类型的劳保用品,需要用到乳胶作为产品原料,但在东南亚当地,虽然能生产但效果达不到要求,要想设厂只能将乳胶从越南拉到广东进行加工,然后再拉回去。
数据显示,2024年山东省GDP达9.86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三,放之全球各大经济体中,位列第16位,超过荷兰、土耳其等国家。此外,山东还是全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去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工信部数据显示,在前八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中,山东省以237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总量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第一大省。
这或许是山东外贸企业心里不慌的根本原因。
企业的灵活应对
虽然一般贸易正处于“暂停”状态,但山东的跨境电商却成为对美贸易的一条“缝隙”。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物流行业为中国卖家们提供的“双清包税”服务正成为趋势,而这也将美国政府高筑的关税壁垒影响降至可控范围。
何为“双清包税”?美国某电商平台内部人士说,这是指跨境电商卖家通过将货物交付给国际物流公司后,由物流公司负责中国的出口报关和进口国清关服务,并将相关费用计入物流运费中统一向卖家报价。但通常这些物流公司是通过低报货值或瞒报等方式来通关避税,一旦被美国海关查获,可能面临罚款、扣货等法律风险。
“现在一条货柜有的物流商报的货值仅有7000美元,有的甚至更低。”上述内部人士说,这实际就是属于低报,物流商就是在赌美国海关查不查。通常情况下跨境电商的发货都不是大批量的,可能一个集装箱里有杯子、汽配等各类货物,但在报关时都会按照其最低的货值来申报,最终大家都控制在7000美元上下。“当然所谓的低报货值也并非越低越好,如果太低了,海关肯定查。”
在跨境电商行业,关税主要影响的是头程而不是尾程,而在以前,头程仅占总成本的10%左右。该负责人举例说,中国的一个货值(低报)10美元的产品,即便加征145%的关税,即关税增加14.5元,但其产品实际在美售价可能是100美元,所以对跨境电商影响并不大,只是相比原来利润略微降低而已。
据行业人士介绍,其实这并非山东独有现象,几乎全国都是如此,而且是行业规则。而上述内部人士表示,中国的卖家、物流企业,以及美国的各类电商平台、美国海关也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情。
“地方政府实际也很痛恨这种方式,因为出口额的统计留不在当地,而是被各类物流商所掌控和搬运至别的地方。而在此前,跨境电商还更倾向于将货物与一般贸易捆绑通关,但现在因为一般贸易停摆,所以现在更多的是考验这些物流公司在美国的清关能力,如果有关系则美国海关查验率就低,这属于灰色地带。”
“对我们而言,我们肯定是跟着美国政府的要求去做,但我们要求所有物流公司必须帮卖家去做清关和报税。我们唯一不希望的是美国的消费者因为关税问题导致产品价格上涨,从而放弃订单,但至于卖家如何缴的税,我们并不在乎。”该内部人士说。
希望出台更精准扶持政策
“美国如果继续保持高关税,我们就开拓别的国家市场。开拓新的市场我们有信心,但目前也确实是在渡难关,需要有一个缓冲期,希望更多金融机构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支持。”上述李先生说,其希望政府拟定外贸企业白名单,例如对这些企业推出“无还本续贷”“海关数据贷”等金融产品。其担心,一旦发生银行抽贷,将对企业产生毁灭性打击。
“此外,因为对美贸易受到影响,所以银行可能会降低企业的信用额度,也希望银行和金融部门考虑企业实际影响。因为现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对于部分企业老板拿自己个人的房产做抵押贷款的,建议也要出台特殊政策。”李先生说。
除了当下的金融支持,对于外贸企业而言,长远来看,完善税收制度似乎也更加迫切。上述刘先生举例称,公司是通过跨境电商模式出口,但目前税务部门对其所实际承担的支出并不认可,无法计入企业营业成本,而这导致企业多缴税,直接抬高了企业的成本。
“公司在亚马逊上打广告,但须绑定我个人的信用卡来扣款,我只能不断借自己公司的钱,但是平台扣除的广告费税务部门并不认可,无形中多缴了很多税。所以我现在欠公司几百万元。”刘先生说。
此外,在一般贸易情形下,外贸公司出口给国外的进口商,都是B2B(企业对企业)模式,往来单据清晰,海关、税务也清晰,但跨境电商企业因为是To C(直接对消费者)模式,货物虽然已经到了海外,但并未整体售出,一旦滞销就变成了库存,又不可能再从国外运回来(运回的成本更高),只能低价清仓或就地销毁,税务部门也不认可,“因为100元的东西你10元清仓没人会相信,即便销毁也不能算坏账,税务部门不认可美国的单据”。
李先生还表示,在以往,不少跨境电商大卖家会通过在美国或新加坡注册公司,通过自己掌控的境外公司以一般贸易形式进口自己在中国公司的产品,在美国销售的资金也停留在境外的公司,但现在因为关税战,一般贸易途径被堵上了。
如今外贸企业自身也多了更多的市场开拓尝试,其所需要的帮扶也更为多样。一家跨境电商及物流企业负责人朱先生希望政府层面能为中小外贸企业,或者工厂提供相关产品认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辅导,例如可对相关企业采取产品出口后,再对相关方面进行费用补贴。
此外,朱先生还提及,山东省已经出台了相关企业到境外参加展会的补贴政策,但需要企业先承担,政府再报销,而且要求繁多,企业为此担心事后报销不下来,对此有所顾虑。刘先生希望,相关层面能否借鉴部分好的经验做法。比如山东临沂、浙江义乌等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因为是政府先报销,有的时候甚至是政府花钱在国外买展位,让企业直接去参展,这对企业来说吸引力就很大。“去年临沂有40多家企业到韩国去参展,企业自己才花了2000元,其他的都是政府报销。”
“我的判断是,未来中美经贸好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坏也就这样了。”一位对外贸易专家说,同时他引用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里奥的言论表示,不要误以为当前发生的主要是关税问题,尽管关税是极其重要的。“虽然关税问题是特朗普推动了它,但要知道,是谁推动了特朗普当选总统。”该专家认为,就当前而言,我们正站在一个历史周期的转折点上——全球货币体系、政治格局与地缘秩序的三重崩塌正在同步上演。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