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证监会官网披露多家证券公司提交的银行上市辅导进展工作报告(以下简称“辅导报告”)。
辅导报告显示,多家银行在上市进程中存在股份确权比例、资产权属、法律纠纷及内部控制等问题,此外也有部分银行未取得监管机构的批复许可的个性问题。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三年来银行上市进展缓慢。自2022年1月兰州银行(001227.SZ)上市后,至今A股市场未出现新增上市银行,此外还有多家银行陆续撤回上市申请。尽管如此,待上市银行在上市辅导机构的辅助下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积极争取上市。
资产权属问题频被关注
今年4月以来,15家银行陆续披露上市辅导报告,以农商行、城商行等区域银行为主,分别为福建海峡银行、甘肃银行、桂林银行、汉口银行、徽商银行、宁波通商银行、天津银行、温州银行、乌鲁木齐银行、北京农商行、成都农商行、杭州联合农商行、江苏江南农商行、江苏如皋农商行以及芜湖扬子农商行。
记者注意到,多家银行的辅导报告中都关注资产确权的相关问题。例如桂林银行的第七期辅导报告显示,辅导对象少量自有房产土地及租赁房产需进一步完善权属手续,因历史原因,桂林银行存在少量自有房产土地未办理权证、部分租赁房产未备案登记等情况,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权属手续。
甘肃银行第二十一期辅导报告显示,甘肃银行目前仍在积极处理和推进部分自有房产尚未取得完整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的问题。同时,部分租赁物业存在租赁合同未办理房产租赁备案或出租方未能提供房屋所有权证的情况,资产确权工作仍需进一步完善。
福建海峡银行第八期辅导报告显示,部分自有物业尚未取得权属证明,目前辅导对象部分自有物业未取得相应产证。
成都农商行的第九期辅导报告指出,存在资产权属瑕疵及未处置抵债资产等五项问题。该行辅导报告显示,因历史原因,成都农商行部分自有房产存在单有房屋权属证书或单有土地权属证书的情况,辅导期内中介机构持续关注瑕疵房产解决进度,该行自有资产中的瑕疵资产宗数及面积持续降低。对于未决法律纠纷问题,报告指出,成都农商银行在开展信贷等业务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尚未审理完结的法律纠纷,通常因成都农商银行试图收回借款人的欠款或因公司客户或第三方对公司申请索赔而产生,对成都农商银行的正常经营不构成重大影响。
此外,成都农商行还存在未处置抵债资产问题。辅导报告显示,成都农商银行在开展日常经营业务过程中,因行使抵押权、质权而取得了一些不动产或者股权,但相关资产的金额占银行总资产比重较小。
对于资产确权及抵债资产处置问题,成都农商行的上市辅导机构中信证券方面指出,本辅导期内,中介机构持续关注相关纠纷进展及是否产生新增纠纷情况,督促成都农商行依法解决相关诉讼,持续合规经营。截至本辅导期末,成都农商行已通过公开挂网、账务清理等方式处置了一批抵债资产,未来中介机构将继续督促成都农商银行有序推进抵债资产处置工作。
包括银行在内的企业上市之前的资产权属问题通常是重点关注的内容。正恒资产评估人士指出:“企业上市之前通常要进行详尽的资产评估,对于准备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在A股IPO的企业来说,其主要资产的权属应清晰完整。”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指出,发行人的注册资本已足额缴纳,发起人或者股东用作出资的资产的财产权转移手续已办理完毕,发行人的主要资产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
根据上述要求,企业在进行IPO或重组上市之前,需完善资产权属尤其是企业的主要资产,对权属不清晰,权属资料不完善的资产,应尽快完善相关手续,取得合法有效的权属证明资料。
股东持股待优化
除了关注上市机构的资产权属问题之外,区域银行的股东持股情况、资本补充等问题也被关注到。
在股东持股情况方面,福建海峡银行的辅导报告显示,辅导对象股东人数较多,且以中小法人股东和自然人股东为主。较之于上市银行的股份确权比例,辅导对象仍有提升空间。
徽商银行辅导报告显示,目前徽商银行存在单一职工持股超过50万股的情形,不符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的通知》(财金[2010]97号)的相关规定。对此,辅导报告中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积极与股东协商,采用不限于转让等方式将单一职工持股数量降至50万股以下。
在资本充足水平方面,汉口银行第61期辅导报告显示,自2024年以来,汉口银行实施增资扩股以补充资本,提升资本充足率。但随着业务不断发展,资本持续消耗,资本充足指标仍面临一定压力。
汉口银行的上市辅导机构海通证券方面指出,将按照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持续督促汉口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此外,上市申报之前取得监管批复也是上市程序之一,部分待上市银行在该问题上仍待解。天津银行第二十七期辅导报告显示,辅导对象尚未申请及取得部分外部批复,辅导机构将根据辅导对象战略规划安排和具体工作计划,协助发行人适时进行监管申报,确保辅导对象在上市申报前及时取得相关批复。
杭州联合农商行第九期辅导报告显示,目前尚需取得浙江省国资监管机构关于国有股权设置方案的批复文件,以及行业监管部门出具的上市批复及监管意见书。
从近几年银行A股上市情况来看,银行上市处于“低迷期”,众所周知银行上市受到宏观经济、行业状况、监管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与其内部发展状况紧密相关。
“银行上市一方面要看监管的批复进展,另一方面,全国性银行基本上大部分已完成上市,未上市的银行以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主,今年很多城农商行在进行兼并重组,也影响了上市进程。”某券商分析师说。
对于中小银行上市的估值预期,上述券商分析师表示,大型银行和区域银行的估值逻辑不同,大型银行更看重起投资价值和分红率,区域银行的估值要结合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来看,很多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银行规模并不大,但也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而在银行上市“低迷期”的当下,多家中小银行积极筹备上市的原因主要是银行面临着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银行通过IPO补充资本,能提升资本充足率和抗风险能力,增加透明度和信任度,优化股权结构。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长汉认为,短期来看,未上市银行应以扩张资本节约型业务、降本增效、强化存量资产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等为根本,实现内涵式发展,扩张内源资本来源为主。“外源资本扩张方式一方面优先考虑大股东增资、香港上市等方式,另一方面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券、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等方式相对更加现实可行。”
杨长汉指出:“未上市银行的上市道路漫长艰辛,但锚定上市、按上市银行要求进行管理,有利于银行加强管理、优化治理、练好内功、提升价值,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市并非目的,上市是银行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促进手段和具有战略意义的阶段性安排。”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