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霍星羽)5月13日,厦门钨业董事长黄长庚在公司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过去5年公司快速发展主要依靠能源新材料,预计未来5年,公司将主要依靠钨和稀土深加工及应用来驱动增长。
黄长庚表示,在稀土功能材料方面,公司将重点关注磁性材料在稀土永磁电机、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等新场景的应用,目前相关产品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发之中。
他介绍,对于硬质合金切削工具,过去公司传统的模式是销售产品,现在公司计划在国内率先实现从销售产品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提供服务的转变。这一过程中可能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推动业务的快速增长。此外,一个刀头需要配备一个夹具,夹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一步公司将在夹具方面投入较大精力,推动该板块的发展。
黄长庚表示,公司将持续提升资源保障率。目前厦门钨业的钨资源保障率为20%,未来公司计划争取将资源保障率提高至70%。
在能源新材料领域,除正极材料业务外,公司还将重点关注固态电池技术和储氢等氢能技术,公司已研发储备了硫化锂技术。黄长庚认为,未来国内氢能产业规模或在万亿元以上,而固态氢的运输、催化剂的开发仍是氢能利用的两个“卡脖子”因素。公司也高度重视回收问题,厦门钨业的所有产业都涉及稀有战略金属,循环利用是绕不开的重要课题。
针对当前国际贸易局势的挑战,公司及早布局、受影响较小。黄长庚介绍,2024年厦门钨业的出口金额约为54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16%。出口业务的毛利贡献约为12亿元,略高于国内业务。在公司出口业务中,出口到美国的比例并不高,多数产品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东盟、欧洲等地。
黄长庚表示,为应对市场变化,厦门钨业早在2019年就在泰国投资建设了800吨硬质合金棒材项目,主要面向美国和东盟市场。该项目总投资约1.9亿元,投产后效益良好,平均投资回报率超过20%。
下一步,公司正在泰国布局建设二期项目,已购置130亩地,目前正推进项目建设,计划扩大硬质合金产能,并拓展钨粉、碳化钨、数控刀片及整体刀具等业务,在海外建立基本完整的产业链。
文:霍星羽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