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头条】
发动机取得突破将为可重复使用火箭提供核心动力
5月1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宣布,14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完成首次整机试验并取得成功。该发动机是我国推力最大的开式液氧甲烷发动机,将为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提供核心动力,助力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及大运力火箭发展。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相关领域迈上新台阶。
点评:可重复使用火箭的最大优势即可显著降低发射成本,更多企业能够负担高频次发射需求,推动商业航天市场爆发。可重复使用火箭正在重塑全球航天产业格局,其低成本优势将催生卫星互联网、太空旅游、深空探测等万亿级市场。未来十年,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的成熟将成为行业爆发的关键。各国(如美国、中国、俄罗斯、印度)都将可复用火箭视为争夺太空主导权的关键技术,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A股公司中,航天动力(600343)从事液氧煤油发动机(YF-100系列)研发,支持长征八号、朱雀三号等可回收火箭动力系统。钢研高纳(300034)主要产品高温合金是制造航空航天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关键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地面燃机、发电机组等动力装置的核心部件。
【中证聚焦】
四部门联合发文建设数字乡村壮大新产业新业态
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锚定强农惠农富农任务目标,着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工作要点部署了夯实数字乡村发展基础、有力支撑守牢“两条底线”、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壮大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繁荣发展乡村数字文化、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深化乡村数字普惠服务、推进智慧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等9个方面重点任务。
点评: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与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交汇点。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以信息化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建设数字农业创新中心、推广智能农机装备等具体举措。据《2025中国数字乡村行业发展潜力及市场规模深度调研分析》显示,2025年中国数字乡村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2万亿元,2030年将达5.5万亿元。其中,智慧农业(占比45%)、乡村治理数字化(30%)和农村电商(25%)构成三大核心增长极。数字乡村建设已进入政策红利释放期、技术突破窗口期与市场扩容加速期三期叠加的战略机遇期。
◆A股公司中,新开普(300248)智能灌溉系统目前在河南、陕西、新疆多个地区有所运用,正逐步向全国推广。润建股份(002929)基于GIS、农业物联网、信息化、AI及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推出AI+高标准经济农作物种植指导等行业模型和解决方案。
【要闻精选】
○近日,IDC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852万台,华为以34.5%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一,一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13.6%。
○5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通信建设工程质量提升和安全生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
○5月13日,农业农村部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召开全国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推进会,部署安排单产提升、抗旱防汛、春播夏管等工作。
【公司动向】
○宝通科技(300031)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与宇树科技合作开发的四足机器人预计今年在各行业开始商业化应用。
○中国汽研(601965)正式发布中国首个本土化汽车风险场景及用例库(C-ARE),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质量安全测评体系迈入场景化、数据化、精准化的新阶段。
○东山精密(002384)子公司拟1亿欧元收购法国GMD集团100%股权。
○阳光诺和(688621)全资子公司广东诺和智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双方将基于华为云盘古大模型技术,共同建设“多肽分子大模型平台”。
○黄河旋风(600172)控股股东拟1亿元—2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海南华铁(603300)拟2亿元—3亿元回购股份。
【资金观潮】
○5月13日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416.0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的板块是光伏设备、航运港口和银行,分别净流入16.29亿元、8.70亿元和5.7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的个股是航天电子、通威股份和青岛金王,净流入额分别为5.30亿元、5.22亿元和4.48亿元。
○拓斯达(300607)5月13日涨2.26%,成交金额50.45亿元,换手率38.36%。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深股通专用席位买入1.63亿元,同时卖出1.44亿元,两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6749.44万元和2149.70万元。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