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市场新闻
1、受中美贸易谈判利好推动,美股三大指数均大幅收涨,纳指涨4.35%,标普500指数涨3.26%,均创3月3日以来收盘新高;道指涨1160.72点,涨幅2.81%,创3月27日以来收盘新高。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亚马逊涨超8%,Meta涨超7%,苹果、特斯拉涨超6%,英伟达涨超5%,谷歌、英特尔涨超3%,微软涨超2%;奈飞跌超2%。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幅收涨5.4%,创4月4日以来新高,中概股普涨,文远知行涨超27%,小马智行涨近12%,小鹏汽车、哔哩哔哩涨近8%,京东、拼多多、理想汽车涨超6%,蔚来、阿里巴巴、百度涨超5%。
2、国际金价大幅走低,现货黄金跌2.73%,报3235.58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跌3.06%,报3241.80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跌0.36%,报32.80美元/盎司。国际油价走强,美油主力合约涨1.54%,报61.9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涨1.63%,报64.95美元/桶。美元指数涨1.39%,报101.81。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报7.1996,较上一交易日涨406个基点。欧洲三大股指收盘全线上涨,德国DAX指数涨0.29%报23566.54点,法国CAC40指数涨1.37%报7850.1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59%报8604.98点。
(二)行业掘金
1、5月12日,华为与优必选科技在深圳正式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在产品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及产业体系等开展创新合作。据介绍,通过发挥华为昇腾、鲲鹏、华为云及大模型等技术创新能力和华为在研发、生产供应等方面的经验,结合优必选全栈式人形机器人技术优势,加速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创新向工业、家庭等场景的效率提升和落地复制。华为将依托全栈AI基础设施能力,支持优必选建设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并基于场景打造“人形机器人+智慧工厂”联合示范方案,在开发家庭服务人形机器人等方面展开合作。
点评:随着特斯拉、宇树、众擎等行业头部公司加速推进零部件性能升级和成本降低,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愈发明朗,2025年有望成为行业爆发起点。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典型代表,被视为实现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之一。具身智能正逐步走向产业应用,推动专用机器人向通用机器人发展。随着AI大模型加速驱动及科技公司研发积极推动,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加速打开。预计未来五年,具身智能的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有望在2026年突破万亿规模。概念股包括汉威科技、东土科技、高新兴等。
2、近日,电子科技大学科研团队发布全球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模块。据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天府绛溪实验室量子互联网前沿研究中心主任周强透露,包括氮化镓量子光源模块在内的量子产品有望在2026年实现多场景技术验证。目前,量子光源模块多使用氮化硅等材料进行研制,而我国研究团队另辟蹊径,在国际上首次运用了氮化镓材料,使模块在输出波长范围等关键指标上取得突破。量子光源模块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让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点评:量子互联网被认为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前沿技术之一,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由于利用“量子隐形传态”或“量子离物传态”等独特原理和资源进行信息传递,具备信息传输更加安全可靠、信息获取更加准确低噪、信息处理更加快速高效等优势。氮化镓量子光源模块在量子通信层面特有的物理属性可将信息安全等级提升至量子维度,为敏感数据传输构筑“量子护城河”;在算力支撑方面,氮化镓材料中蕴含的量子资源使模块能承载更复杂的量子算法,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算力瓶颈提供破局可能。概念股包括科大国创、赛微电子、士兰微等。
3、当地时间5月11日,礼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最新发表了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与GLP-1单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的一项“头对头”对照研究的详细结果。数据显示,替尔泊肽与司美格鲁肽相比实现了1.47倍的相对体重减轻。这项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在肥胖或伴有至少一种合并症(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的超重成人,使用替尔泊肽与司美格鲁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在用药第72周时,替尔泊肽组患者平均减重20.2%,司美格鲁肽组患者平均减重13.7%。这表明替尔泊肽的减重效果要比司美格鲁肽高出近50%。
点评:肥胖已成为全球十大慢病之一,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加重医疗负担。2030年中国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将达4180亿元,防治肥胖刻不容缓。药物治疗是肥胖治疗市场中的有效方式,效果来看,GLP-1药物减肥效果显著,已经成为最安全有效的减肥药。近期世卫组织可能将GLP-1类药物纳入基本药物目录,这将显著提高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可及性,尤其是在公共卫生系统中。可关注上游制造链中尤其是已进入或潜在进入海外巨头大单品多肽供应链、业绩潜在贡献弹性较大的供应商。概念股包括诺泰生物、翰宇药业等。
4、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此次发布的两项指南是科学规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进一步落实培养具有人工智能素养的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为全球教育领域应对技术变革贡献中国方案。旨在构建一套科学完备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紧密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场景,明确各学段使用规范,确保技术安全、合理、有效地辅助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推动教育管理智能化,同时严守数据安全、伦理道德底线。
点评:随着全国素质教育的重视加大以及教育部发布的两项指南的实施,教育体系预计将在教学和考试等多个场景中逐步融入人工智能课程,未来的需求有望显著提升。AI大模型有望应用于教、学、考、管"教育全场景,推动全流程智能化,助力个性化学习。教育需求量、质双提升,叠加政策利好,打开AI教育市场广阔前景。以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大模型实现技术突破,即将带来AI教育新变革。国内各大厂商积极投入大模型研发,我们看好AI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概念股包括拓尔思、科大讯飞、盛通股份等。
(三)避雷针
睿能科技: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睿能实业因购置房产,拟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600万股,减持股份的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89%。减持期间为2025年6月4日至2025年9月3日。减持价格不低于公司股票发行价,且每年减持数量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
捷佳伟创:公司5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之一、董事、总经理余仲拟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1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52%;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的一致行动人恒创汇业、弘兴远业、鼎佳汇业拟合计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7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2%。
博云新材:公司5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持股7.71%的股东湖南湘投高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2025年6月5日至2025年9月4日)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本公司股份不超过1720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隆达股份:公司5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持股8.73%股东无锡国联产业升级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简称“国联产投”)因自身经营需要,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246.86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