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再次传来好消息。
5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召开月度信息沟通会。根据中汽协统计,2025年1至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017.5万辆和10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0.8%。这是我国汽车产销量历史上首次前4个月产销双双突破1000万辆。
中汽协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以来,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经济呈现向好态势,为我国汽车市场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强的支撑。同时“两新”等政策及时出台实施、企业产品技术不断升级、产品价格相对稳定,共同促进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新能源汽车产销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中汽协报告介绍,2025年4月,中国汽车市场总体表现良好,产销较2024年同期实现平稳增长。其中,内需潜力加快释放,起到较好支撑作用;出口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形势下保持稳定;新能源汽车表现活跃,产销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根据中汽协统计,4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1.9万辆和259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2.9%和11.2%,同比分别增长8.9%和9.8%。1—4月,中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017.5万辆和10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0.8%。
中汽协数据显示,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5.1万辆和122.6万辆,环比分别下降2%和0.9%,同比分别增长43.8%和44.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7.3%。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纯电动汽车产销微增,其他两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呈不同程度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三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均呈现不同程度增长。
2025年1—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2.7%。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呈两位数下降,其他两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快速增长。
在不同车型方面,4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25.7万辆和222.3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2.4%和10%,同比分别增长10.2%和11%。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交叉型乘用车产量小幅增长、销量小幅下降,其他三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增速最为显著。
4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6.2万辆和36.7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6%和17.9%,同比分别增长1.3%和2.7%。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客车和货车产销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产销微降,货车产销小幅增长。


重点企业汽车销量情况(单位:万辆)

重点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单位:万辆)
比亚迪和吉利控股1—4月产销增速显著
在出口方面,中汽协数据显示,4月,中国汽车出口51.7万辆,环比增长2%,同比增长2.6%。1—4月,汽车出口193.7万辆,同比增长6%。
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20万辆,环比增长27%,同比增长7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9万辆,环比增长28.2%,同比增长70.6%;新能源商用车出口1万辆,环比增长6.7%,同比增长3.5倍。1—4月,新能源汽车出口64.2万辆,同比增长52.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60.9万辆,同比增长48%;新能源商用车出口3.3万辆,同比增长2.6倍。
在车企方面,根据中汽协统计,1—4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共销售846.4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4.1%。在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长安汽车、东风公司、广汽集团和长城汽车销量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他企业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比亚迪和吉利控股增速更为显著。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汽车市场在政策驱动、技术升级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市场活力持续释放。”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说,刚刚结束的2025上海车展,成为全球汽车新品首发地和技术首秀场,展示出了我国汽车工业在转型升级浪潮下所蕴含的蓬勃活力和促进市场消费的强大动能。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