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破产制度不能让投机者钻空子

南方都市报 05-11 22:58

近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一则破产清算申请公告称,一对月收入1.2万元的退休夫妻,申报了超过1.2亿元的债务,引发关注。据报道,这是全国首部个人破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自今年3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的“第一案”。同时,深圳中院又公布了一起类似申请,周某每月工资收入4784元,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11592.27元,但其申报的债务总额高达2544万余元。

个人破产制度早在2019年就有地方开始实施,让部分“诚实而不幸”的人获得了新生。深圳的这起案例之所以引起公众高度关注,就在于申请人收入不菲却背负巨额债务,让网友怀疑他们是否另有隐情。

个人破产主要指作为债务人的自然人不能清偿其到期债务时,由法院依法宣告其破产,并对其财产进行清算和分配或者进行债务调整,对其债务进行豁免以及确定当事人在破产过程中权利义务关系的制度。通俗而言,就是被宣告破产的个人仅需偿还部分债务,部分债务和利息可以得到豁免,进而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在经济比较发达和个人参与市场经济较为活跃的背景下,推行个人破产制度并非坏事。现实中,有些人属于刻意欠账不还的“老赖”,但也有些人对欠债并无太大的主观恶意。如有人因为突发事故或不可抗拒原因以至于突然欠下大量债务且一时难以清偿;有人因突发的地震、台风导致商品房损毁,但该商品房存在尚未还清的按揭贷款;也有人因贷款创业但是创业失败而欠下不菲债务。

在债务人无其他财产的情况下,如果依然步步紧逼地要求其偿还债务,显然会让其背负巨额债务而难以清偿,生存权和发展权受到极大影响,甚至因前途渺茫而引发家庭惨剧。个人破产制度能够让这些“诚实而不幸”者债务得到一定免除,生存得以维持,相关限制得以解除,可以获得东山再起的机会,对债权人来说也是好事。

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当前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健全,相关部门难以查清个人财产状况。不排除一些人事先恶意借贷并大肆挥霍,尔后通过个人破产而逃避债务。或者一些人通过关联交易让自己背负巨额债务,让子女或亲朋好友获取巨额收益,然后再通过个人破产制度豁免部分债务。即如果不从严把关,就会诱发道德风险,产生“赖账得利,诚信受损”的负向激励。让一些职业背债人,职业闭店人等投机者转移巨额财产,背负巨大债务后,再通过个人破产制度豁免债务,完成对无辜者的收割和财富转移,相关制度则成了其帮凶。

简单来说,一些投机者为获取个人利益,甘愿为他人背负巨额债务,成为欠下巨债的公司法定代表人,让真正的“老赖”金蝉脱壳。此时,如果再让这些本就严重破坏诚信的“老赖”和投机者能够通过个人破产程序洗白,无疑会极大地破坏本就脆弱的诚信体系,让公众对这一制度的合理性产生怀疑。

任何制度都应保护守法和诚信者,规制投机和耍赖者。个人破产制度应该让诚实而不幸的人获得新生,而不是让投机“老赖”摆脱债务。故推行个人破产制度,势必需要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严惩失信耍赖行为。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搜集、筛查个人破产者的财务状况,让其透明可视。尤其应严格审查每一起案件中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和亲密关系人的收入状况、资产情况、负债原因,设立征求债权人意见程序,限定个人最高消费。谨防出现债权人损失巨大、负债人潇洒度日的异常现象,并严惩造假和投机行为,让恶意逃废债者无空可钻。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原标题:个人破产制度不能让投机者钻空子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习近平在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的主旨讲话(全文)
习近平在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的主旨讲话(全文)
新华社
中美是否计划讨论美方以芬太尼为由对华征收的特别关税?外交部回应
中美是否计划讨论美方以芬太尼为由对华征收的特别关税?外交部回应
澎湃新闻 63评论
银行板块走强 浦发银行、上海银行、成都银行、江苏银行加入“创历史新高大军”
银行板块走强 浦发银行、上海银行、成都银行、江苏银行加入“创历史新高大军”
中国证券报 1050评论
触底反弹!光伏有望迎来基本面修复 社保基金重仓这几只绩优潜力股
触底反弹!光伏有望迎来基本面修复 社保基金重仓这几只绩优潜力股
证券时报网 163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午后大盘风云走向(周二)
三次关键节点预判与资金异动
突发利好 外围大涨 A股会高开低走吗
超预期利好,多空有大动作!
关税“归零”后最有确定性的机会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