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奶瓶”牢握在手——记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冷友斌

经济日报 05-11 05:41

今年2月份,参加完民营企业座谈会,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冷友斌倍感振奋。他说,“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这让我们更有底气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不断做大做强中国奶粉品牌,以实际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宝宝的奶瓶要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冷友斌坚信,没有好的奶源,没有规模化的牧场,就没有好的产品。从一粒种子、一棵牧草、一头奶牛到一罐奶粉,飞鹤乳业持续加大在全产业链上的投入,加速技术创新与科研转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未来,中国飞鹤以全球化研发赋能,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自建牧场

“婴幼儿配方奶粉是所有乳品中科技含量和精细度要求最高的。”冷友斌坦言,做婴幼儿配方奶粉没有诀窍,只有老老实实打基础,根深才能叶茂。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位于北纬47度,这里有充沛的阳光、肥沃的黑土地、广袤的平原,是世界公认的黄金奶源带。早在赵光农场当技术员时,冷友斌就提出“得奶源者,得天下”。在那个手工挤奶、满大街送奶的时代,冷友斌坚持自建奶源基地。

过去,乳企多采取向散户收奶或集中奶站榨奶的模式,难以避免掺假、奶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与此同时,中国乳业突飞猛进,乳品企业争相抢占市场份额。冷友斌清醒认识到,奶源问题可能成为行业隐患,更坚定了走“自建牧场”的重资产路子。

“当时建一个现代化牧场需要七八亿元,且回本周期长,周围都是反对的声音。”冷友斌回忆,艰难时期,有人邀请他加入当时赚钱更快的房地产行业以填补资金缺口,但他拒绝了,因为这不符合“持续深耕乳业”的理念。

在冷友斌的坚持下,2006年,飞鹤建成了我国婴幼儿奶粉行业首条完整的全产业链,实现奶源自控。这一选择也夯实了飞鹤扎根实业的基础。通过自建牧场、种植牧草,飞鹤将品控严苛落实到“一棵草”。严苛的标准带来了更优的指标,比如,飞鹤自有牧场生牛乳蛋白质含量≥3.4%、菌落指数≤0.5万,优于欧盟标准20倍。

2008年9月16日,新闻报道了87家未检出三聚氰胺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名单。看到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时,冷友斌接到员工的电话:“我为飞鹤骄傲。”飞鹤的销售也从此逆势上扬,如今,每5罐婴幼儿配方奶粉里就有1罐来自飞鹤。

后来,国家鼓励大型乳企自控奶源,以保障供应安全,自建牧场的模式逐渐成为主流。飞鹤与其他国产品牌一起,一点点推动着国产奶粉的信任重建。2020年,中国国产奶粉市场占有率超过外资品牌。在冷友斌看来,守住一口“中国奶”,关乎中国乳业的自立自强,也是飞鹤应尽的责任。

技术攻关

3月28日,中国飞鹤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2024年飞鹤实现营收207.5亿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36.5亿元,同比增长11%。

营收利润双升,既源于行业回暖红利,更得益于飞鹤构筑的技术壁垒。2024年,飞鹤新增153项国内外授权专利,累计获得659项国内外授权专利。

冷友斌认为,和中国母乳相似度高的才更适合中国宝宝。他要求企业坚持重科研、钻科研、用科研的理念,倡导以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从“生产的源头”逐步延伸至“研发的源头”。

为此,飞鹤很早就开启了婴幼儿配方奶粉母乳化的探索,以中国母乳为“尺”进行产品研发,建立中国母乳数据库。通过精准解析母乳中的活性营养成分并实现有效转化,将多项科技成果应用于产品。

以乳铁蛋白国产化为例,过去我国在乳铁蛋白制备技术上长期依赖进口。为攻克乳品功能性原料研发难题,冷友斌带领企业花费6年时间,投入近亿元,于2022年建成乳铁蛋白自动化生产线,大大提升了中国乳企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得益于在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良好的研发沉淀,飞鹤先后承接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为研制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展开技术攻关。截至目前,飞鹤建立了覆盖6个代表性区域、11个省份、22个城市点位的母子健康队列,为深入研究中国母乳奠定了基础。

冷友斌一直强调,要把科研创新做到极致。今年1月份,飞鹤发布“乳蛋白鲜萃提取科技”,引领奶粉行业迈入“鲜奶蛋白”的全新阶段。其中,乳蛋白定向酶解专利技术为行业首创,目前已实现产业落地。

当下,冷友斌最关心的还是乳品功能性原料的科技创新问题,这也是他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建议之一,“功能性原料依赖从发达国家进口,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自主创新,我们需要推动关键原料国产化,这对我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造船出海

在传统认知中,乳业数智化是指自动灌装线取代工人,但飞鹤的实践不一样,他们希望让数据成为工厂的“新型劳动力”。

冷友斌认为,坚守主业和加速数字化转型并不矛盾,“我们坚守主业,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那里;加速数字化转型,是为了让主业更有活力、更有竞争力”。

这一转变,就藏在飞鹤乳业克东工厂的“千眼系统”中。这是飞鹤自主研发的一项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奶粉生产中每一项微观参数,包括脂肪球粒径、温度、设备振动和环境数据等。

在生产线上,检测设备能在1秒内对10余项指标进行多达20余次的扫描,并以每秒20次至30次的频率输出检测结果,做到“秒级监测”。这个监测体系使得缺陷率几近于零,确保了每一批出厂产品均能达到国际一流质量标准。

当国内全产业链标准逐步在各个工厂落地实践后,飞鹤毅然踏上了全球化之路。从2024年3月份取得加拿大首张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执照到同年9月份正式投产,再到上线加拿大网上商城,线下上架商超1100多家门店,飞鹤“出海”步伐更稳更快。

加拿大工厂的投产为飞鹤全球化战略提供了最直观的试验场。加拿大工厂从设计、建设到投产,均严格按照飞鹤在克东工厂形成的全流程管理标准执行。

“出海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冷友斌说,飞鹤的出海模式,更倾向于“造船出海”,“我们是带着中国的质量、标准、工艺、管理模式和科技一起出海,是让中国标准定义世界品质”。

前不久,飞鹤成立行业数智创新中心,全面接入DeepSeek认知大模型。冷友斌认为,人工智能将重构商业模式,可以将科技与产业链前端、消费端更好地融合起来,推动乳业进步与变革。目前,飞鹤通过营养数据库建设、深挖乳品营养物质等,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布局定制化营养方案,为消费者提供精准健康服务。

“飞鹤将持续聚焦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引领中国乳业在乳制品功能成分的技术研发与工业化生产方面取得更多突破,推动中国实现从‘奶源大国’向‘乳业强国’跃升。”冷友斌说。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把“中国奶瓶”牢握在手 ——记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冷友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习近平在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的主旨讲话(全文)
习近平在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的主旨讲话(全文)
新华社
中美是否计划讨论美方以芬太尼为由对华征收的特别关税?外交部回应
中美是否计划讨论美方以芬太尼为由对华征收的特别关税?外交部回应
澎湃新闻 64评论
银行板块走强 浦发银行、上海银行、成都银行、江苏银行加入“创历史新高大军”
银行板块走强 浦发银行、上海银行、成都银行、江苏银行加入“创历史新高大军”
中国证券报 1053评论
触底反弹!光伏有望迎来基本面修复 社保基金重仓这几只绩优潜力股
触底反弹!光伏有望迎来基本面修复 社保基金重仓这几只绩优潜力股
证券时报网 164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午后大盘风云走向(周二)
三次关键节点预判与资金异动
突发利好 外围大涨 A股会高开低走吗
超预期利好,多空有大动作!
关税“归零”后最有确定性的机会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