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了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按照相关规定,如果下一季度公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仍然低于2.25%,那么预定利率最快将在三季度下调,重疾险保费或会涨价,增额寿险等长期储蓄险收益将下降。业内人士建议,有保险配置计划的消费者应尽早做好准备,节省保费支出,提前锁定较高的长期收益。
人身险三季度预定利率或降至2%
4月底,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了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这一数值与目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2.5%相比,低了37个基点。
按照相关规定,当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2个季度比预定利率研究值高25个基点及以上时,要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并在2个月内平稳做好新老产品切换工作。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下一个季度预定利率研究值再次低于2.25%,就会触发调整机制。
对于下调幅度,国金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舒思勤指出,理论上至少需要下调25个基点。但考虑到利率延续低位下行,预计三季度研究值也很难向上突破2.25%。若此次预定利率下调至2.25%,则意味着四季度还需再次下调,因此预计传统险预定利率或直接降至2%。
重疾险:受影响大,少儿产品涨幅更大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意味着长期险的保费将上涨。”明亚保险经纪广东分公司专业顾问袁静表示,比如老百姓刚需的险种重疾险,受预定利率下调影响较大。过去在消费者的印象中,小孩子买重疾险比成人便宜。而预定利率下调之后,业内普遍预测儿童重疾险保费的涨幅预计会比成人更加明显。
为什么儿童重疾险涨价幅度更大呢?根据保险行业的精算假设,认为终身重疾中少儿重疾的保险期间比成人重疾的保险期间更长。保险期间越长,隐含投资水平的复利效应越大,隐含投资水平的变动对需要交纳的保险费的影响也越大。
袁静表示,重疾险的产品形态将随着预定利率的下调呈现两种不同的调整方向,一种是尽量简化保障责任,降低保费; 另一种是保障责任以“必选+可选”的组合形式出现,消费者可根据需求有更多选择。重疾险作为基础人身保障之一,建议消费者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优先做好重疾险等人身健康保障。
储蓄险:收益走低,分红险保证收益下降
预定利率下调,受影响的不仅仅是重疾险,增额寿险、年金险等长期储蓄险的收益也会受到影响。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市场上热销的增额寿险的现金价值增长,就与预定利率直接挂钩。

以某增额寿险产品为例,同一位被保险人趸缴100万元,若预定利率从2.5%降至2.0%,保单持有10年,现金价值减少了7万多元,20年时减少超16万元,40年时收益减少了将近48万元,投资者的收益下降了。多位券商分析师认为,预定利率进一步下调后,传统险产品竞争力下降难以避免,分红险销售能力更为凸显。
“预定利率从2.5%下降到2.0%,分红险的保证收益会下降,但实际上的收益就未必。”业内人士指出,分红险常见有分红型增额寿险和分红型年金险两种,因为保证收益降低了,保险公司可以用于投资的资金可能增加,或可通过增加权益性资产的投资赚取更高收益,从而为投资者带来更高的分红。
需要注意的是,分红险产品在极端情况下,分红收益可能为0。消费者可在保险公司官方网站的公开信息披露中找到相关产品的信息,参考公司历史分红实现率,同时咨询专业保险顾问进行配置。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