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一季度债基市场降温收缩 “股债双驱”可转债产品领涨市场

新华财经 04-30 09:27

新华财经上海4月30日电(张天源、魏雨田)在经过了2024年四季度伴随债牛行情的高速增长后,2025年一季度债券基金市场规模有所缩减。但得益于股债双驱的利好,可转债基金在一季度表现出色,成功领涨市场。

展望后市,业内人士表示,短期内债市大概率将维持震荡态势。在此背景下,信用债领域存在结构性投资机遇,投资者可重点关注短久期信用债。

总体发行规模环比回落,被动指数型产品占比提升

据新华财经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共发行债券基金54只,环比2024年第四季度(61只)下降11.48%;合计发行份额1131.17亿份,环比下降28.16%。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债券型基金的份额合计为9.03万亿份,与2024年年末相比,减少了4379.80亿份。

其中,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的份额减少了2786.38亿份,短期纯债型基金的份额减少了1580.26亿份,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的份额减少了1139.75亿份。值得注意的是,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如利率债指数、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发行份额占比显著提升,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工具化产品的配置需求增加。

分类型来看,短债基金维持热度,短期纯债型基金发行4只,合计份额117.1亿份,平均单只规模29.27亿份,显著高于市场整体均值(21.75亿份)。此类产品以中短久期、低回撤为卖点,如万家鑫明债券基金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仅为-0.04%,契合投资者在利率下行周期对稳健收益的需求。

中短久期方面,利率债指数基金持续扩容,利率债指数基金及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发行规模占比超30%。受益于货币政策宽松预期,且具备费率低、透明度高的优势,此类产品成为银行理财资金替代的重要工具。

此外,含权债基发行遇冷。混合二级债基等含权品种一季度发行数量锐减,仅个别产品通过“固收+”策略吸引资金。有业内人士表示,权益市场波动加剧,沪深300指数今年第一季度下跌及信用利差收窄,削弱了含权债基的收益吸引力。当前债市定价隐含了25BP左右的降息预期,预计2025年内国债收益率将回归2.5%。

财通证券最新报告表示,纯债型债基存续份额下降,混合型债基存续份额上升。2025年一季度,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短期纯债型基金存续份额较2024年四季度分别减少2786亿份和1580亿份;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的存续份额较2024年四季度末分别增加323亿份和785亿份。

尽管市场整体有所缩量,但头部管理人仍旧受到了市场的热捧。一季度数据显示,一季度债基市场呈现了头部公募份额集中的态势。建信基金、宏利基金、大成基金三家管理人合计发行份额363.75亿份,占市场总份额32.16%。其中,建信基金以146.95亿份居首,主要依托渠道优势发力短债及利率债指数产品。

此外,外资机构产品线不断延伸,加速进入中国。贝莱德、施罗德等外资机构加快布局利率债基金,单只平均发行份额达20亿份。此类产品通过引入全球信用评估体系及利率衍生品对冲策略,吸引高净值客户配置。

“股债双驱”助力业绩,可转债基金领涨市场

从二级市场来看,2025年一季度国内债券基金二级市场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分化特征,可转债基金表现突出。

据新华财经数据,该季度可转债基金收益水平最高,达到3.89%,二级债基、一级债基、短期纯债收益率分列第二至第四位,分别录得0.71%、0.27%、0.15%,而中长期纯债、增强指数基金和被动指数债基收益率则为负值。

债市走势整体呈“V字型”态势,2024年四季度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后,2025年一季度出现回升,从年初的1.60%附近最高回升至1.90%附近,季末收于1.8%附近。

“推动收益率上行的主要因素为资金利率处于较高水平,同时市场对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出现一定回摆。”博时基金基金经理于渤洋分析认为,经济基本面企稳回升以及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对债市产生了扰动,进而影响了债券市场收益率的表现。

而可转债基金的优秀表现有两个原因。业内人士分析表示,首先,得益于股市结构性机会。一季度A股科技、消费板块反弹,带动可转债转股价值提升,例如机械设备、电气设备行业转债涨幅居前。其次是可转债市场的估值修复。新华财经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证转债指数上涨3.1%,上证指数下降0.5%;可转债(等权)指数上涨4.3%,沪深300指数下降1.2%,中证500指数上涨2.31%。由此可见,2025年一季度转债市场整体表现优于权益市场。

此外,头部基金公司的可转债基金产品表现突出。2025年一季度收益率排名前十的产品中,华宝可转债A(240018.OF)、富国优化增强A(100035.OF)等基金净保持了高增长,主要配置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高景气行业转债,叠加杠杆策略放大收益。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

短期或延续震荡行情,全年看债市或依然向好

“从基本面来看,一季度经济实现平稳起步,前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逐步发力显效,专项债发行进度加快和超长期特别国债落地,预计将对基建投资形成有力支撑。”财通基金固收研究部负责人周岳表示,往后看,外部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愈发增加,外需或将面临阶段性的下行风险,因此,可能需要借助稳增长与扩内需政策来进行对冲。从货币政策层面来看,货币宽松预期逐渐升温,一方面传递出逆周期调节加大力度的信号,另一方面又能提振市场对货币宽松的信心,货币宽松的节奏有望逐渐清晰明朗。

从投资视角出发,周岳表示,依据基本面的动态变化以及货币宽松预期,再结合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落的情况,债市在短期内的表现可能会较为出色。具体到信用债领域,在跨季之后,考虑到信用供需格局的演变,信用供给虽逐步增加,但整体仍在可控范围内,再加上理财规模呈现回暖态势,信用债的配置力量随之增强,信用利差仍有压缩的空间,中短久期信用债在攻守两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具备较为可观的配置性价比。

对于后市,国金资管固定收益投资团队认为,短期内市场正处于等待方向明确的阶段,走势可能会延续震荡格局。一方面,基本面与政策面对债市而言仍偏利多;另一方面,降准降息尚未落地,尽管资金面相对宽松,但资金价格仍处于不低的水平,全市场的杠杆率位于历史较低位置,投资者的态度略显谨慎。从全年的维度来看,对债市持看好态度,不过关税事件未来的发展变化仍需持续观察。在这样的背景下,债市持续向好的核心因素得到支撑。

东海基金表示,随着美国关税政策扰动逐渐减弱,市场焦点将转向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及基本面验证。预计短期内债市仍会呈现震荡格局,在信用债方面可关注短久期信用债带来的确定性机会。

“自4月以来,基本面和货币政策态度都变得有利于债券市场,整体对债市持看多态度。”久期投资认为,自美国关税政策实施以来,收益率曲线迅速下移,但货币市场利率并未显著下降,这对短期债券形成了一定制约。相比之下,中短期债券的表现较为理性。考虑到财政等政策出台的可能性,以及当前较为平坦的收益率曲线,短期债券更具性价比。在投资组合方面,建议采用中高杠杆和中等久期策略,同时在结构上向中短期集中。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原标题:【财经分析】一季度债基市场降温收缩 “股债双驱”可转债产品领涨市场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谈起来 中方回应:正在评估
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谈起来 中方回应:正在评估
商务部网站 1196评论
巴菲特的20句名言!听进去的都赚钱了
巴菲特的20句名言!听进去的都赚钱了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912评论
利好来了!人民币突然暴拉 港股全线飘红!小米集团大涨 腾讯、阿里、美团、京东等齐涨!
利好来了!人民币突然暴拉 港股全线飘红!小米集团大涨 腾讯、阿里、美团、京东等齐涨!
每日经济新闻 61评论
人民币资产大爆发 美联储的降息预期正升温
人民币资产大爆发 美联储的降息预期正升温
券商中国 10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果然出事了
浅谈煤炭四大金刚
5月重整股优先小市值国企!
前海大唐英加基金进驻恒星科技,或对该股后续走势产生积极影响!
紧急提醒,一季报17个亏超10亿,83个亏超2亿,1356个直接亏损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