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际资本积极加码中国科技资产。业内人士认为,驱动这一趋势的核心因素是中国科技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DeepSeek开源大模型达到国际顶尖水平,引发全球对中国AI产业链重新定价,短期外部扰动不会阻碍中国资产重估趋势。在政策红利、全球资本再平衡及产业协同效应下,中国科技资产具有显著的配置价值。
◎记者王彭
今年以来,国际资本积极加码中国科技资产。上市公司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摩根士丹利、高盛、瑞银、科威特政府投资局等外资巨头大举布局中国科技股。其中,长虹华意、建科智能、方正电机、银禧科技等个股获得多家外资抱团买入。4月以来,尽管受到外部因素扰动,多只中国科技股股价显著回落,但港股科技ETF仍然涌入大量抄底资金。
业内人士认为,驱动这一趋势的核心因素是中国科技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DeepSeek开源大模型达到国际顶尖水平,引发全球对中国AI产业链重新定价,短期外部扰动不会阻碍中国资产重估趋势。在政策红利、全球资本再平衡及产业协同效应下,中国科技资产具有显著的配置价值。
外资巨头盯上中国科技股
陆续披露的上市公司一季报显示,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高盛、瑞银等外资巨头,以及以科威特政府投资局为代表的中东资本正积极布局中国科技股。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两家国际投行同时新进入了机器人概念股长虹华意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其中,摩根士丹利持有879万股,摩根大通持有497万股,两者分列第五大、第九大流通股股东。同属机器人概念股的建科智能同时获得了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三家国际投行买入,截至一季度末,三家机构分别持有82.96万股、53.5万股、51.65万股。
截至一季度末,方正电机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有瑞银、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四家QFII,且皆为今年一季度新进。四家机构持有方正电机的股票数量分别为604.6万股、361万股、298.4万股和292万股。
银禧科技一季度获得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瑞银和巴克莱银行四家QFII抱团买入。截至一季度末,四家QFII持有银禧科技的股票数量分别为498.4万股、306.6万股、274.7万股和245万股。
英威腾则获得了中东资金科威特政府投资局的青睐。科威特政府投资局今年一季度新进成为英威腾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截至一季度末,该机构持有英威腾的股票数量为532.64万股,位居第七大流通股股东。
4月以来,受外部不确定因素扰动,全球股市出现剧烈震荡,多只中国科技股股价显著回落。不过,港股科技ETF份额不降反增,迎来资金大举抄底。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23日,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份额增长86.63亿份,按照0.79元均价计算,该ETF合计获得68.46亿元资金净流入。华夏恒生科技ETF、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份额分别增长65.38亿份、52.28亿份、38.4亿份。此外,工银瑞银国证港股通科技30ETF、易方达恒生科技ETF、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的份额也均增长超过20亿份。
中国资产重估趋势有望延续
春节过后,在DeepSeek横空出世的带动下,中国科技股走出一轮强劲的上涨行情,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最大涨幅达44.61%,此后出现剧烈调整,年内涨幅回落至13%。
中信证券在一份研报中分析称,今年以来驱动恒生科技重估的事件主要有三个:第一,1月10日至1月15日前后,DeepSeek的App依次在苹果iOS和安卓上线,且在全球下载量持续快速提升;第二,1月20日DeepSeek发布R1,效果追平OpenAI o1,且全面开源;第三,3月6日,Manus推出“通用”Agent产品等。此外,阿里巴巴在季报中提出的“三年3800亿元CAPEX”也引发资本市场想象。
在近期经历股价大幅波动后,多家内外资机构认为,中国资产重估趋势仍然有望延续。
FXTM富拓集团特约分析师黄俊认为,近期中国科技板块的调整主要是受到美股科技股下跌的影响。从长期来看,海外资本仍然希望寻找到新的投资热点。如果中国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能出现新的重大技术突破,增强资本对中国科技的信心,年初DeepSeek引发的中国科技股重估趋势仍有望延续。
知名外资机构锐联集团创始人许仲翔认为,DeepSeek大模型等中国AI技术突破,在很大程度上修正了外资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期。特别是今年以来,海外资金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度明显回升,投资态度正从“规避”转向“主动关注”。
高盛最新发布的全球资金流向报告显示,在3月20日至4月16日的一个月内,全球基金获得499.59亿美元净流入,其中中国国内基金获得242.54亿美元净流入。
“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A股与其他市场相关度较低,因此呈现良好的防御性。中国资本市场主要由内部因素驱动,因此能够成为境外投资者分散风险的较好标的。联博观察到,目前中国股票市场情绪正逐渐回归常态,且估值水平较低,随着经济持续复苏,中国股票市场或开启新一轮活跃期。”联博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朱良称。
深挖科技赛道潜力标的
从最新披露的上市公司一季报来看,一大批机器人概念股的业绩已经开启爆发模式。据Wind统计,在目前已披露2025年一季报的机器人概念股中,有14只个股的盈利增速在20%以上,其中5只个股业绩更是实现了倍增。
“当前部分中国高科技企业已具备成熟的变现能力,另外一些企业则处于早期阶段,未来如这些企业能展现出好的治理能力,相信也可能带来很高的收益。”朱良称。
在景顺投资高级基金经理刘徽看来,2025将是AI应用落地年,市场可能会更加关注与AI应用落地相关的股票。“我们认为,机器人、AI眼镜、AI手机产业链、汽车智能驾驶将会是主要的AI应用落地方向。”
不少QDII基金经理也在最新发布的基金一季报中表达了对中国科技股的看好态度。嘉实全球互联网股票基金经理王鑫晨认为,DeepSeek这个国产开源大模型几乎追平了全球最领先的模型能力,使得全球科技圈将视角转向中国的AI产业。在公有云以及一些潜在AI应用的领域,国内相关公司都有不错的表现。
汇添富全球移动互联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认为,由于DeepSeek的火爆,投资者对算力基础设施的投资持续性、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产生了一定质疑,股价处于高位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出现显著回调。与此相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互联网龙头开始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市场对中国科技产业的进步也有了新的认知。
“就当前来看,AI在大模型和软件应用端都有广阔发展空间。未来待AI Agent发展取得突破,大模型和应用两端的爆发将如期而至,互联网作为在AI大模型和应用端都占据优势的板块或充分受益。投资者可以关注深度受益于AI发展的中概互联板块的长期投资机会。”广发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基金经理夏浩洋称。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