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双向奔赴双向赋能 2025年广州市人工智能与现代金融产融对接”活动在广州国际金融城华兴银行大厦举行。
记者了解到,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打造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6个未来产业和8个现代服务业。其中,人工智能和现代金融分别被列入重点打造的战略性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之一。
目前,广州共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约1800家,已覆盖产业链上游基础层、中游技术层、下游应用层。产业现代化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2025年一季度末,广州市本外币存款余额超9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32万亿元、增长5.2%,存贷比超92%;保费收入超670亿元,规模继续居全国城市第三位;全市金融业总资产近13万亿元,以强大的金融供给,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活动现场,人工智能与现代金融多项合作项目落地,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签约仪式上,华兴银行、奇富科技和广州联通达成三方合作,合力构建“AI+金融+产业”生态联盟;广州银行携手华为启动“鲲鹏昇腾算力底座联合创新计划”,打造金融科技信创领域标杆;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与新浪微博股权投资企业蜜度科技共建“人机协同金融舆情风险挖掘平台”,依托多模态数据智能感知技术,为金融风险防控筑牢科技防线。

奇富科技CEO吴海生表示,在金融领域,大模型应用即将迎来爆发期,这将极大加速 AI 在金融领域的渗透。中国AI在数据要素储备与人才密度上具备显著优势,这使得中国在AI+银行的探索相当领先。
“展望未来5至10年,信贷审批领域或将迎来更为深刻的变革,AI智能体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将全面重构银行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奇富数科总裁周旭强表示。
广东华兴银行行长职美琴表示,技术和业务是相互赋能、相互促进的,该行将加大推动AI+工程与未来产业金融双向奔赴的力度,重点是加强行业交流、生态合作与场景共创,进一步深入挖掘适合大模型落地的业务场景。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金融科技平台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影响研究》报告。《报告》建议,随着金融科技的创新,不少细分金融领域都逐步形成数字金融产业链。作为产业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科技平台应继续加大金融科技创新力度,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和场景优势,提升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等方面的发展空间,全面引领国家金融战略的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广州正加快建设金融强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核心引擎,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持续输送金融动能,激活经济发展新活力。
作为现代金融主动对接服务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具体举措,此次“首秀”是金融赋能产业发展的全新起点。下一步,广州市委金融办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现代金融与现代化产业的产融对接,不断拓展融合广度与深度,充分发挥金融“活水”作用,为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广州金融的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