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数据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
·4月24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防科工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印发《上海市关于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到2027年,上海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左右。
·4月24日,智谱宣布对旗下多款大模型产品进行价格调整。
上证精选
·4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的通知,与此前实施的2022年版清单相比,事项数量由117项缩减到106项。依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将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生产批发零售等新业态新领域纳入负面清单,对部分社会民生等领域管理措施进行了完善调整。
·4月24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第四届政企采购数字供应链生态大会上正式发布两项绿色供应链管理团体标准,可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绿色标准模糊”“管理效能参差不齐”等痛点。此次发布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指南》《绿色供应链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两项团体标准,构建了涵盖绿色供应链战略与规划、评价与改进等七个维度的管理体系,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对应设置了评价指标。
·4月24日,交通运输部相关新闻发言人表示,交通运输行业标准《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将于5月1日起施行。《技术要求》共包含10个部分、5个资料性附录和2个规范性附录,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首部关于锂电池海上安全运输技术要求的推荐性标准,标志着我国锂电池海运安全管理迈入规范化新阶段。
·4月24日,我国科技成果评价领域自我声明团体标准《科技成果评价自我声明技术规范》(T/CIE 297-2025)正式发布。标准的实施将助力科研机构、企业精准展示成果价值,为投资机构、政府部门提供可信决策依据,加速构建“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生态。
·4月24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防科工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印发《上海市关于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到2027年,上海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左右。标志性产品产业化规模放量,商业火箭总装制造能力每年100发、商业卫星智能制造能力每年1000颗、应用终端批量制造能力每年100万个。
·4月24日,国内首家民营太空飞船公司——紫微科技携带多舱段B300系列小型商业货运飞船组合体(无人商业空间站1.0)亮相中国航天大会。本次亮相的小型货运飞船组合体为B300-L(留轨版)+B300-F(返回版)形成的小型无人商业空间站1.0。该空间站计划今年10月发射并验证其在轨服务能力,而B300-L(留轨版)计划今年7月底发射。
·4月24日,智谱宣布对旗下多款大模型产品进行价格调整。其中,GLM-4-Plus降价90%,从50元/百万tokens降至5元/百万tokens(相当于每亿tokens 500元),较行业价格低92%。
·近日,据文化和旅游部消息,由中国牵头制定的《旅游及相关服务在线旅游机构(OTA)在线住宿预订平台服务指南》和《展览与活动第1部分:术语》两项旅游国际标准,陆续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
上证聚焦
○我国推进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 AI医疗成为主要抓手
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数据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其中提到,到2027年,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取得重要进展,以数智技术驱动的医药全产业链竞争力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到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数智技术融合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医药工业全链条数据体系进一步完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生态体系进一步健全。
华泰证券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应用,医院在全病程管理中的效率将大幅提升。AI的广泛应用预计将极大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加速诊断与治疗的过程。医疗行业有望成为最先将AI技术转化为收入和利润的领域之一,这是因为AI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中信建投证券表示,AI医疗在提升医疗器械功能、检查检验结果解读、辅助临床医生决策、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价值较大,是医疗企业和医院必须重视的创新方向和竞争趋势。企业有望借助AI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客户黏性,巩固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此外,用好DeepSeek等AI工具有助于企业降本增效、改善盈利水平。
产业情报
○“千帆星座”已完成五批次组网卫星发射更多应用场景将落地
4月24日,2025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上传来消息,我国建设的低轨卫星星座——千帆星座已完成五个批次的组网卫星发射,全面进入常态化发射组网阶段。今年1月起,千帆星座建设运营方、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香港分别面向智慧海洋、智慧农业场景开展了商业应用测试,标志着千帆星座的商业应用示范元年正式开启。
银河证券表示,6G加速融合卫星通信推动空天地一体化布局,产业链在技术演进与政策应对中协同前行。IMT-2030推进组加快6G研发,推动通感一体、无线AI等关键技术验证,强调与卫星通信深度协同,实现全球无缝覆盖。低轨星座组网、手机直连卫星等技术持续推进,政策支持与国际协调机制逐步完善,同时三大运营商积极参与布局,有望带动终端生态进入黄金期。开源证券表示,根据NSR数据,预计2024年全球在轨卫星将达到8000颗体量。2022年国内卫星互联网产业市场规模为314亿元,预计2025年国内卫星互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447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我国卫星研制与火箭发射模式逐步转型,商业航天力量有望加速低轨互联网布局进程,部分上市公司在该领域上布局业务。
公告快递
三联锻造拟设立芜湖三联锻造股份有限公司机器人及航空部件研究院分公司,以拓展在机器人和航空航天领域的研发能力。该分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等。设立目的为推动技术创新和业务多元化发展,提升公司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纽威数控计划投建五期高端智能数控装备项目
纽威数控计划投资约8.5亿元建设五期高端智能数控装备项目,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项目预计2027年6月建成投产,用于数控立车、数控磨床、专机等高端智能数控装备生产。项目建设内容、拟选地块面积等均为计划数,实际规模将视项目后续实施情况决定。
○华安鑫创收到6个项目定点通知
华安鑫创及控股子公司自2024年8月2日至公告披露日合计收到项目定点通知6个,涉及11款不同规格尺寸的产品,分别应用于中控、仪表及HUD等领域,预计项目周期为3年至5年不等。在智能座舱终端市场拓展方面,公司收到来自三一重卡、北汽集团、北汽福田及长城汽车间接全资子公司的定点通知,确认公司为其平台项目提供显示系统终端的开发和配套。
○恒玄科技等一季度业绩增长
恒玄科技实现营业收入9.95亿元,同比增加52.25%,创单季度历史新高。主要原因系智能可穿戴市场持续增长,国补对消费需求有明显促进作用,以及公司智能手表芯片销售占比提升,芯片产品不断迭代,销售均价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实现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590.22%,主要原因系产品结构变化导致综合毛利率提升,以及营收大幅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期间费用率快速下降。
珂玛科技实现净利润为8709.29万元,同比增长72.69%。因中国半导体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公司半导体领域结构件产品需求增加,同时公司“功能-结构”一体模块化产品的大规模量产。
牧原股份实现净利润为44.91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23.79亿元。主要系生猪价格及销量增加所致。
广哈通信实现净利润为901.69万元,同比增长1033.85%。主要原因是公司一季度新签订单同比呈现增长态势,全年既定业绩目标不作调整。
合康新能实现营业收入22.40亿元,同比增长220.56%,实现净利润为2816.18万元,同比增长155.29%。
隆扬电子实现净利润为3067.59万元,同比增长72.26%,公司业务拓展取得成效,市场对其产品需求提升。
资金观潮
○财报季机构锚定“业绩为王”
时值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期,机构调研纷纷锚定“业绩为王”。Choice数据显示,近一个月(3月23日至4月23日),机构调研数量高达3.1万次,环比增幅为49%。在这些接受机构调研的公司中,七成公司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同比正增长。比如被机构调研逾百次的同飞股份,该公司4月18日发布的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6190万元,同比增长1104.89%;仕佳光子4月18日晚间公告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0%,随后接受了易方达基金等诸多机构的调研;思特威、科陆电子、银禧科技等机构调研股的同比增长幅度也较大。
○多只债券基金遭赎回权益类基金发行提速
4月8日以来,遭遇大额赎回的债券基金数量较此前明显增多,多达15只债券基金发布公告称,因遭遇大额赎回而提高基金净值精度。相比之下,近期权益类基金发行显著提速,仅在4月24日,就有7只基金公告成立。
从上述基金发行期来看,永赢价值发现慧选混合基金发行时间只有一天,大成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南方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泰柏瑞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等认购天数只有5天。
权益类基金货架依然在密集上新。截至4月24日,共有73只权益类基金正在发行,指数基金依然是发行主力,包括科创主题指数、自由现金流主题指数、中证A500指数等相关基金。此外,还有18只权益类基金即将发行。
在新华基金基金经理王永明看来,随着国内经济的企稳回升,市场信心逐渐恢复,国内新基金发行回暖,以绝对收益为主或低风险偏好的资金开始增加权益资产的仓位。同时,海外经济滞胀的压力增大,相比之下,A股市场吸引力明显增强。
○2家机构买入浙江荣泰
近3个交易日的公开交易数据显示,浙江荣泰获2家机构席位合计买入1.14亿元。
东吴证券表示,公司为车企Tier1供应商,与头部车企深度合作,公司以4亿元估值收购狄兹精密(KGG)51%的股权,KGG微型丝杠技术实力领先,灵巧手最新代方案对应微型丝杠单台用量预计提升3-4倍,远期单台价值量有望达1-2万,此外KGG具备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等产品加工能力,有望进一步开拓品类,打开成长空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