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朱峰
深交所官网4月22日信息显示,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通电子”)主板IPO提交注册,公司冲击上市来到最后一关。
回溯IPO历程,信通电子IPO于2023年3月获得深交所受理,当年5月18日进入问询阶段,2024年2月2日上会获得通过。

招股书显示,信通电子系一家以电力、通信等特定行业为核心服务目标的工业物联网智能终端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本次冲击上市,信通电子拟募集资金约4.7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资于输电线路立体化巡检与大数据分析平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维保基地及服务网点建设项目、信通电子研发中心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4年),信通电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82亿元、9.31亿元、10.0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1.24亿元、1.43亿元,业绩稳步增长。
信通电子在招股书中提示了相关风险,如电力行业智能化改造相关政策发生变化的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主要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1.53%、54.13%和57.27%。其中,对国家电网及其下属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最高,分别为31.66%、32.35%和47.30%,客户集中度有所提升。
报告期内,信通电子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7.21%、32.99%和33.03%,整体有所下降。公司销售毛利率的变动主要受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和客户需求变化、产品单价变动、原材料价格变动等因素影响。
信通电子还提及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坏账或减值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分别为3.92亿元、5.82亿元和6.75亿元,逐年攀升,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0.11%、62.51%和67.21%。信通电子称,如果公司主要客户出现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恶化、无法按期付款的情况,则存在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出现逾期或无法收回的可能。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83次、2.49次和2.05次,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系公司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变电站智能辅控系统等收入大幅增长,受行业特征和季节性因素等影响,客户回款周期相对较长,且通常集中在第四季度回款,相关应收账款增长较多。
值得一提的是,信通电子近年来产能利用率逐年下滑,报告期各期分别为100.02%、93.06%、85.37%。信通电子对此解释称,2024年,受部分通信运营商采购政策调整及WiFi 6、WiFi 7技术迭代进度等因素影响,公司通信综合运维智能终端产销量有所下降,导致整体的产能利用率有所下降。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信通电子研发费用虽然呈增长趋势,但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却逐年下降,分别为8.75%、7.50%、7.06%。
此前,在2月2日上市委会议现场,信通电子被问询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业务问题。
2020年至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公司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的业务收入增幅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智洋创新;该系统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7.02%、44.28%、41.28%、40.38%,呈下滑趋势但整体高于智洋创新;公司研发费用率低于智洋创新。
深交所上市委要求信通电子说明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的业务收入增幅高于智洋创新的原因及合理性;结合公司竞争优劣势、产品结构变化趋势、下游客户需求情况,说明该系统业务的毛利率高于智洋创新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进一步下滑风险。
此外,信通电子2021年新增电力工程业务。深交所上市委要求信通电子结合市场竞争格局、公司竞争优劣势、客户地域分布情况,说明新增电力工程业务、后期不会大规模开展电力工程业务的原因及合理性;结合招投标过程、业务招待费归集情况,说明是否存在商业贿赂或其他利益输送行为等。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