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4月20日晚间,杰创智能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杰创智能实现营业收入6.44亿元,受行业需求不振、竞争加剧、成本提升及战略转型投入等影响,净利润亏损。
不过,得益于公司面向AI的战略转型成果逐步兑现,步入2025年,杰创智能以强劲的增长态势实现“开门红”。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63.38万元,同比增长911.8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06.42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为全年业绩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杰创智能起步于智慧安全和智慧城市领域,近年来面向人工智能积极开展战略转型。在AI技术浪潮推动下,公司已从传统系统集成商转型为人工智能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构建起“AI+云计算”“AI+安全”“行业数智化”三大核心业务体系,并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年报显示,“AI+云计算”业务作为杰创智能上市后新孵化的业务,已完成“0-1”的孵化验证阶段,即将进入“1-10”的拓展阶段。报告期内,杰创智能不断补齐产品矩阵,发布AI超融合一体机、智算平台、AI应用平台新品,并取得多个行业的重点战略客户订单,且与国内多家主流服务器品牌和ODM厂商达成战略合作。基于此,杰创智能该业务实现突破性增长,取得收入1067.23万元,同比增长259.07%,业务毛利率32.34%。
“AI+安全”业务板块,杰创智能呈现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方面,其通信安全管理产品销售迎来周期性触底回升,四季度新签合同金额实现大幅增长,业务版图成功拓展至山东、辽宁、吉林、云南等地,并成功打开东南亚海外市场。另一方面,杰创智能前瞻布局“具身智能+新质安全”新赛道,积极培育“新增长曲线”。今年以来,公司已在电磁网捕器、消防无人机等产品销售上取得多个订单。同时,2025年4月,杰创智能成立机器人公司,聚焦“空地一体”具身智能产品,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公安、消防、应急等行业真实场景扎根落地。
“行业数智化”业务原为杰创智能智慧城市业务,基于传统优势业务,目前该业务已经覆盖深圳、北京、海口、南京、西安等31个地市,销售覆盖全国各个区域,为AI新产品带来强大的市场资源和销售渠道,并且其多年来积累的行业Know-How和垂类行业数据也为公司开展各类AI智能体、具身智能、行业AI应用提供重要的研发资源。
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7308.85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达到11.34%;新获人工智能、智能算力、物联感知等领域授权专利28项、新增软件著作权57项。
持续高强度投入下,杰创智能研发成果的推广转化亦明显加速。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重点研发杰创人工智能生产力平台,全面提高了面向各场景的AI应用开发和交付能力。在智能算力方面,成功研发出常青云AI超融合一体机、常青云智算平台、常青云AI应用平台三大产品。在物联感知技术方面,重点研发基于信号感知、大数据、知识图谱等技术的公安大数据分析平台产品,为安全相关部门提供更丰富的技术工具。
不仅如此,高额的研发投入也为杰创智能新业务的拓展带来了显著进展及较好预期。
资料显示,杰创智能信创云计算系列产品“常青云”已经实现政务、金融、运输、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的业务突破,并连续签单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电子化集团、广州港集团等重要客户的虚拟化、桌面云项目。在政务云领域,“常青云”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参与广州开发区国产云平台二期项目建设,并成功交付金电集团全信创研发测试桌面云等项目。
同时,杰创智能研发的一站式云原生系统管运平台“常青容器云”和轻量级全链路智算平台“常青云智算平台”也相继发布上线。为进一步融入国产化生态,公司新增三十余项国产化适配互认证,其中包括东方通、宝兰德、达梦数据等主流厂商,获得CNAS等4项权威机构认证。
此外,在低空经济、具身智能、AIDC等领域,杰创智能亦屡获标杆用户认可,垂直行业基本盘逐渐稳固。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即将开启“十五五”规划的前瞻规划时期,公司表示,将继续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业务体系,推动数字化转型,努力打造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标杆企业。(黎宇文)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