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餐全球突围的广东样本:用生态整合破解关税困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04-20 11:56

南方财经“预制菜出海”课题组喻淑琴冯玉怡东莞报道

马冈鹅、牛肉丸、罗非鱼等广东美食爆款凭实力“出圈”,吸引大批来自全球的采购商驻足点赞;采购经理举着现场刚发布不久的《2025荔枝采购导图》,旋即找到厂区代表谈合作、下订单……这极具烟火气的火爆一幕发生在广东东莞。

4月18日至20日,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与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三博会”)在东莞举行。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在当前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冲击下,中国预制菜产业正以“系统战”思维重构全球饮食版图,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市场。

近年来,预制菜产业以其便捷化、标准化、品牌化的优势成为农业现代化引擎。然而,预制菜出海并非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贸易输出,它更是一次涉及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文化传播乃至全产业链整合的复杂旅程。尤其是在当前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冲击下,如何确保中国预制菜不仅能够顺利进入国际市场,而且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摆在每一位从业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新中餐全球布局

“2024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逆势增长,进口规模稳居全球首位,水果、蔬菜、水产品等优质农产品漂洋过海,成为国际市场的中国名片,而大湾区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始终是农食产业的弄潮儿,预制菜更是一马当先,连续三年领跑全国产业指数,成功登陆英国、韩国、新加坡等国际市场。”在4月19日举办的“预制出海·味揽全球——2025预制菜出海研讨交流活动”中,农业农村部贸易促进中心副主任刘武兵如是说。

近年来,广东推动“农业+工业”的深度融合,打通从田间到车间、从原料到产品的关键环节。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方伟喜介绍,广东率全国之先创新了预制菜产业政策,创设产业园区,编制标准体系,设立研究院开办研究项目,还通过举办国际博览会设立产业基金,联合行业发布百强榜等方式,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广东预制菜为何能“独领风骚”,打开国际市场?这背后,是广东预制菜产业深植的开放合作基因。而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的当下,预制菜产业正面临着逆风扬帆的关键时刻。广东深谙,带着“世界地图”作战,用生态整合替代零和博弈,才能破解关税困局。

在当前新中餐大航海的时代下,预制菜供应链该如何布局?

纵观全球,2024年北美预制菜市场达2800亿美元,欧洲2200亿美元,亚洲地区3000亿美元,其他国家和地区1000亿美元。其中,中国从2019年的2000亿元人民币预制菜规模到2024年增至6000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达到25%,可谓是全球预制菜的增长引擎。2024年中国预制菜出口金额达1732亿元人民币,占农产品出口额的27%,发展潜力巨大。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会长武力分析,2024年中国有1566万家中餐企业,从业人员不到4000万人,如果实现中餐出海必须打开思路、打开格局,要和大的流通渠道进行合作,不断让中餐的品质优势、价格优势、运输优势、冷链优势得到释放,才能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中国的机器人新能源正在创造奇迹,我希望广东成为中国供应链系统中、中国预制菜系统走向海外的一个传奇。”

广东作为预制菜的策源地,近年来,一批批广东农食企业以及预制菜产业链相关企业纷纷提前布局,进入收获期。

此次“三博会”出海活动举行的签约活动中,5组国际合作协议落地,涵盖县域海外仓建设、国际展会合作、特色产品出口等领域,包括新西兰越商会与惠州恒裕光电、金达新材料两家企业共建博罗县域海外仓项目;东莞预制菜协会与马来西亚国际食品展组委会达成第24届展会战略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广东“四大名鹅”之首的开平马冈鹅一举收获三组签约,签约总金额超8000万元,是预制菜等产业全产业链国际突围的新尝试。这正是广东预制菜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局势、持续推进开放合作的现实写照。

技术、资本、文化重构出海新路径

2025年被称为餐饮供应链出海元年,包括预制菜在内的新中餐可以选择哪里作为出海“第一站”?

新加坡全球食材供应链联盟副秘书长、新加坡经济管理学院顾问、新加坡 First Taste 公司总经理周鹏邦认为,预制菜是国际供应链的一环,而预制菜不出海则意味着失去国际商机。中国预制菜企业要有国际化发展的战略规划与布局,包括做好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与创新,东南亚是中国预制菜产业链企业出海的理想目的地。

越南商会执行会长吴焕彬认为,越南市场是有着巨大潜力的“舌尖上的蓝海”。如今的越南,1亿人口中35岁以下的人占比达56%,连续8年GDP超过5%,机遇无限。而要在越南市场找准产品定位,则需要紧抓需求、成本、文化三大要素。吴焕彬以越南荔枝为例,越南荔枝每年产量达35万吨,但是深加工能力不足,他建议中国企业可以考虑以越南为原料产地直接深加工作为落地方式。

中东市场的消费潜力也不容小觑。海国图智研究院院长陈定定认为, 中东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高端市场,新中餐企业需要中国智慧农业技术、中国文化和供应链“三轮驱动”,推动产业从产品认证、产品创新、科技合作到品牌聚智。未来8~10年,中国农业相关制造企业需要花大力气在品牌塑造上。

当前,预制菜出海已进入“系统战”阶段,单点突破难以生存。

这在东莞市预制菜产业协会秘书长王东分享的《中国食品工业与美国加州资源整合的共享工厂模式》案例中得以验证。“加州共享工厂”模式是指加州合作方提供厂房设施,利用当地丰富农产品资源为生产提供基础,同时提供销售渠道;而中国食品企业可以提供全自动化生产线以及技术工艺分享。这种“设备+工艺”打包出海,可以实现双方优势互补。

在当前环境下,充足的现金流对企业渡过难关是最大的底气。以中国农业银行东莞分行为例,围绕饮食行业和上下游企业,该行首推普惠贷款,企业可以在线上办理,一般3~5天可以申请到资金,甚至1~2天就可以落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东莞已投放普惠贷款数十亿元。

在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餐饮的终极战场在消费者心智。以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为例,其聚焦预制菜等特色新产业开展了系列行动。如策划“农经全球眼”和“链上预制菜”等专题报道,向世界讲述中国农食品牌故事;组织预制菜企业走进澳新市场、巴黎奥运会及马来西亚国际食品展,助力企业开辟更广阔的市场。

预制菜出海的本质就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全球叙事。广东中荔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耀华直言,“中国荔枝在全世界占了70%份额,我觉得这是独一无二的能代表中国的非常重要的产品。我们在做品牌推广时,正是利用了中国高品质荔枝加中荔品牌再加中荔形象IP共同塑造,推广非常有效,很多国家都非常接受。塑造品牌形象、讲好品牌故事也增强了我们的产品附加值”。

南方财经“预制菜出海”课题组:荷焱李振郑嘉琪张梦琦庞诗隽倪纷纷黄雯愉冯莹向怡殳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新中餐全球突围的广东样本:用生态整合破解关税困局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阅读
创业板指上涨1.07% 全市场超3800股飘红 房地产涨幅居前
创业板指上涨1.07% 全市场超3800股飘红 房地产涨幅居前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185评论
央行行长潘功胜、财政部部长蓝佛安重磅发声!
央行行长潘功胜、财政部部长蓝佛安重磅发声!
每日经济新闻 88评论
特朗普:税率太高 中国很多产品就不卖给美国了!关于关税 他又有新想法!
特朗普:税率太高 中国很多产品就不卖给美国了!关于关税 他又有新想法!
每日经济新闻 871评论
中信证券:充分相信国家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决心
中信证券:充分相信国家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决心
第一财经 457评论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时代洪流中的孤独思考者~ 共舞
拥抱时代,祖国万岁
天工股份
美股大涨 央行放利好 晚间四大消息
周五再回3300!领涨板块你选“科技”还是“消费”?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写评论 ...